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述是汉语篇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发话者用不同的语言形式重新阐明了原先所述,但国内语言学界对这一现象关注较少,所做的研究多只针对英语教学和英汉比较。本论文拟借助国外研究提供的线索,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对重述重新进行界定,并结合认知发展心理学的五种顺序性关系以及篇章语用学的宏观结构、宏观言语行为理论,对重述的生成、类别及其语用功能进行分析。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往的做法是从交际策略出发或根据语言表层特征界定重述。由于交际心理、话语表现两个层面之间存在着断层,那些对重述的认识难以形成贯连。又因为局限在以前后表述是否语义等值为标准,以往的重述分类缺乏足够的理据性。因此本文主要解决的是现代汉语篇章中重述的定义和分类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对不同类别重述实现的语用功能加以说明。第二章讨论了重述的性质、表现以及定义。我们首先从行为的角度分析了重述的功能特性,包括其行事意图、依赖性以及与篇章连贯的关系。其次说明了重述在语言形式上的表征,即包括语力显示结构、话语标记语和个别标点符号在内的重述标示。由此我们利用加工性阐明和重述标示这两个特征性条件,分别描述了重述典型的、非典型的话语表现。又经过概念辨析,最后将重述定义为:处于篇章言语行为的线性序列及等级性结构之中,一种依赖于原先行为、行事意图在于阐明的言语行为,有重述的标示成分显示其发生。第三章阐述了重述分类的理论基础及其推导过程。先是引入了认知心理学的顺序性发展以及篇章语用学的宏观结构、宏观言语行为理论,我们以重述片断所依赖的认知发展顺序为依据,以重述在篇章中的价值作为检验,将其分为滞留式重述和推进式重述两大类。第四章,对滞留式重述下定义,并阐述它所实现的语用功能。滞留式依循认知上累加、修正或中介反用的顺序而产生,是篇章言语行为序列中回溯原先行为的辅助性行为。发话者通过它实现了言语交际中注释、语码转换、复述、解析、概括或说明的语用功能。第五章,对推进式重述下定义,并阐述它所实现的语用功能。推进式重述是依循认知上替代、包含或中介的顺序而产生,是篇章言语行为序列中既回溯原先又推进后续行为的成分性行为,甚至是主要行为。发话者通过它实现了言语交际中赋名、分解、推论、解释或评论的语用功能。第六章是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缺憾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