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资料,保障居住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力。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住房价格迅猛增长,许多低收入群体只能生活在条件非常差的环境中,很容易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影响经济的发展。住房问题是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而保障性住房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策略之一,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成了分层次、多样化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十二五”规划中的住房建设目标也超额完成,然而,保障性住房规模和数量的完成不能代表住房保障功能的实现,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使住户对居住环境感到满意才是住房保障工作的最终目的。因此,有必要从住户的角度对保障性住房展开了研究。本文首先对保障性住房和住户满意度的现有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研究模型。采用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的10个典型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展开调查,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了解小区居民对住房的满意情况,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研究不同方面的因素如何对住户满意度产生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成都市中心城区的保障性住房住户整体的满意度水平均值在一般满意水平之上,但对周边配套以及小区车辆管理情况的满意度均值较低,说明住户满意度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住房本身的建筑特征,如住房质量、户型结构,小区环境,物业管理水平,周边配套,区位交通,住房政策和性价感知都会对显著影响住户满意度,其中价格对住户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住房本身的质量、面积和户型结构,而周边配套和区位交通对住户满意度的影响相对比较小,但保障性住房在这两个方面相对比较薄弱的,也应予以重视和解决。在不同类型的保障性住房中,廉租房住户的满意度水平最高,且与其他类型的保障房有显著差异。通过对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的分析,需要政府部门加快成都市保障性住房的立法工作,科学规划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任务总量和类型,建全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的监督和惩戒机制,完善保障性住房小区物业管理制度,从而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提升住户的满意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