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详细地考察了“如A如B”、“如A似B”、“似A似B”、“若A若B”四种框式结构。 从内部构造的音节上看,这四种框式结构的内嵌成分 A、B都是单音节占绝对优势,其中“如A如B”、“如A似B”两种结构中的A、B全部是单音节,“似A似B”、“若A若B”两种结构有极少量的A、B为多音节。从内嵌成分的语法性质上看,“如A如B”、“如A似B”中的A、B以体词性成分为主,“似A似B”、“若A若B”中的A、B以谓词性成分为主。从语义关系上看,A、B之间有近义、类义、反义三种关系。从A、B的位序来看,熟语化程度高的框式结构内嵌成分位序稳定,根据语境需要临时构造的、使用频率低的内嵌成分位序往往比较灵活。 从句法功能上看,这四种框式结构比较接近,不论 A、B的语法性质如何,总体上都表现出强烈的谓词性倾向,主要句法功能是充当谓语、定语、分句,也经常充当状语和补语,极少数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以充当宾语。在我们收集的语料中尚未见到充当主语的用例。 从整体意义上看,这四种框式结构的内嵌成分A、B通常与主体X构成比喻、比拟或比较。多用来生动形象表明主体事物的特征,追求生动化的效果。内嵌成分的性质不同往往会造成四种框式结构在具体的意义上也有所不同。 从语用和认知上看,“如A如B”等四种框式结构通过隐喻机制,表现出鲜明的形象色彩。此外,四种框式结构通过双重比喻(比拟)或双重比较表现出较强烈的主观色彩。最后本文还利用认知语法中的概念整合理论探讨了四种框式结构的整合度,认为“如A如B”等四种框式结构可以分成高度整合和低度整合两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