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gloriay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由城镇化主导的乡村现代化趋向使村民获得自由、自主解放的同时,也带来了共同体归属感以及社会安全感的缺失,风险承受能力的削弱,传统思想世界的瓦解,权力与权利边界的重新调整。因此,城镇化进程不仅带来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转型,也必然会引起我国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但是,对于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方向,特别是以城镇化进程为背景的实证性研究,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也并未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乡村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村庄呈现出了传统形态、过渡形态和社区形态三种不同的样态,且三种样态之间存在从传统形态到过渡形态最后演化为社区形态的演化过程。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三个处在不同城镇化阶段的行政村落。它们分别是处于传统形态的连云港市班庄镇坡石桥村,处于过渡形态的南通市搬经镇肖马村和位于太仓市浏河镇的新型城镇社区新闸村。本文通过运用共时性横剖面比较的方法,将三个村的乡村政治文化解构为政治社会化、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四个子变量,再通过乡村政治文化变迁函数建构起不同村的政治文化模式,描绘“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快照”,进而从三个村的乡村政治文化模式比较中,探究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政治文化变迁取向。本文的核心发现是,城镇化进程,尤其是城镇化的外在表征,比如拆迁、征地等土地流转样式,时时牵动着村民们的神经。城镇化重新定义了村民的身份和角色,引起了乡村权力结构的调整,资源的重新分配,甚至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打破了既有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与社会经济政治结构之间的稳定关系。而这种稳定关系的打破,意味着乡村异质性政治文化的移入和内生性政治文化的更新,具体表现为村民对当前政治体系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这也就是说,乡村政治文化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倚赖的物质文化空间的影响。从纵向角度来看,乡村政治文化变迁表现为从依附型政治文化逐渐向以参与型政治文化为主导的公民文化转变;从横向角度审视,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政治文化分化为“留守者”政治亚文化、“边缘人”政治亚文化和“村治精英”政治亚文化。这项研究也同时证实了政治文化变量以及创造和维系它们的社会化过程,在解释政治结构和过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城镇化建设乃至转型期的各项改革,必须在掌握乡村政治文化变迁规律的基础上因势利导。
其他文献
根据CGSS2013数据,本文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考察了社会资本和大众传播媒介对公众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的社会资本、媒介的使用情况对公众的环境行为均施加显著的影响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企业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措施,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全培训的质量直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已接近基本实现机械化的目标。全面机械化的条件已经成熟,亟待理清新一轮农机化发展思路,打造升级版的农机化,为农业现代化和扶贫攻坚战做出
轻便材质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包括能绕其旋转的中心支座、旋转臂上的塔架车、末端悬臂和电控同步系统,装有喷头的多个桁架,它们彼此柔性连接,以适应坡地行走作业,这些跨度达几
目的分析国产澳华AQ-100型医用内镜图像处理器及AQL-100型氙灯冷光源的临床效果。方法该临床试验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需做电子内镜检查且符合入排选标准的100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CD54(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uroepithelium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UCCB)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评估其是否可作为判断膀
日前,由留学生在中关村创办的中星微电子公司宣布,我国首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专用芯片"星光一号"全面实现产业化,并己被联想、方正、
图书是人类记录知识、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下的我国体育事业中,很少意识到图书资料的重要性。在我国对于大多数的教练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