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肺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普遍流行的和高侵犯性的恶性肿瘤。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目前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占我国恶性肿的第一位。虽然研究者们对肺癌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对于肺癌的防治并无明显的改观,一旦临床症状出现求诊患者多已处于中晚期。所以积极开展肺癌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寻找相应的分子生物指标及治疗的靶点不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一般都是由于细胞的生长调控紊乱和细胞生长方式的改变引起细胞癌前病变和相关基因的改变,大量的研究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由表观遗传通过染色质的不同而决定。对染色质修饰物的改变有可能改变细胞生长方式,造成细胞失去原有的特性,转而呈现出有可能危害整个身体组织的不同特性。随着研究的深入非编码RNA被发现具有调节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功能,它不仅参与细胞的周期、分化、凋亡、衰老,以及细胞间或细胞内核浆转运等细胞学过程,而且还具有表观遗传学调控、转录调节、转录后和翻译调节、核体亚结构的形成和染色质重构等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功能。非编码RNA在不同的肿瘤以及肿瘤的不同阶段均具有不同的表达特征,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近期发现,长链基因间非编码RNA HOTAIR能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升高,并与肿瘤的转移及愈合密切相关。为此,我们检测了HOTAI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HOTAIR表达与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源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4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肺癌标本与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患者术前均无化疗、放疗以及免疫治疗史),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 (Real-time 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癌旁正常肺组织和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下HOTAIR表达倍数的差异,分析HOTAIR表达水平与肺癌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1) HOTAI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远高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2) HOTAIR的表达倍数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表达高于没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 (P<0.05)。(3)在有吸烟史、男性患者、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HOTAIR的表达均高于无吸烟史、女性患者、鳞癌患者,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OTAI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2、HOTAIR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中表达增高。3、HOTAIR的表达与肿瘤N分期呈正相关,提示HOTAIR表达高的肺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