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尖山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6油层组为该区主要产层之一,该层位砂体厚度变化大、物性较差而且非均质性严重、油水关系复杂。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6油层组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岩石学、储层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测井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方法,在对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6油层组地层、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进行系统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对储层特征等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储层控制因素以及对有利区块进行预测。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和新认识:1.通过地表露头剖面、钻井剖面、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分析,确认胡尖山地区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2.从长6油层组砂体展布特征上看,砂体展布方向与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基本一致,方向大致为东北-西南向,砂体总体上呈条带状展布,连片性较好。3.结合岩心、薄片等分析化验资料,表明研究区储层砂岩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成分主要包括粘土矿物和碳酸盐胶结物;储层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从岩心物性分析统计结果得知,储层多属于低孔隙度致密—近致密储层;通过对研究区长6油层组岩石孔隙结构、孔渗关系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在层内和平面上,都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4.通过对岩石学特征及物性特征研究,认为沉积作用是胡尖山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其次为成岩作用。沉积相在宏观上控制储层物性的好坏,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等微相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研究表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属于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和绿泥石胶结是建设性成岩作用,使储层具有更好的物性。5.结合沉积相、砂体厚度、储层物性特征、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油水关系等研究成果,对长6油层组各油层段有利区进行预测,有利区主要发育在研究区的中部和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