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与“一二·九”学生运动之关系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8623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5年下半年,日军加快了侵略华北的步伐。面对日益危急的华北局势和国民政府的不断妥协,从12月9日开始到卢沟桥事变爆发前,中共领导北平学生联合会接连发动了“一二·九”、“一二·一六”、“三·三一”、“六·一三”和“一二·一二”等五次大规模学生示威游行活动,统称为“一二·九”学生运动。   宋哲元作为华北危局下华北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一二·九”学生运动可谓是他在执政期间的一段重要经历,并对他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研究宋哲元与“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关系,研究他在这段时间内对相关问题的处理,不仅可以公正地评价宋哲元本人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作为,还可以从他对学生运动态度的变化过程中窥见他对中共及其政策的态度变化,为研究宋哲元与中共的关系提供借鉴意义。   “一二·九”学生运动开始时,遭到了宋哲元的阻挠和镇压,这使得学生和宋哲元产生了严重对立。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宋哲元本身反对学生运动,他认为学生读书才是本职,示威游行则会扰乱社会治安,威胁其统治;二是对日外交中的很多事情是秘密的,爱国学生不能接受宋哲元在对日外交中所表现出来的“暖昧”,亦不能理解冀察政务委员会这样一个特殊机构;三是中共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对学生运动的指导精神存在一定问题,没能真正分析当时宋哲元和29军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秩序,宋哲元对学生运动除了镇压,也曾亲自或让各校校长负责劝导,但都没能阻止学生运动的继续发展。因此,到了学生运动发展的中期,宋哲元通过大逮捕和抓捕“三·三一”抬棺游行中的学生,致使很多学生骨干被捕入狱,学生运动陷入低谷。   随着华北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中共领导学生运动指导思想的转变,一方面学生运动本身的方式发生了改变,由原来单纯的示威游行逐渐,扩展到发动学生到农村进行宣传和成立带有一定武装性质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时,还建立了全国性的学联组织。另一方面,对宋哲元的态度也由原来的对立逐渐转变为争取,从而使学生与宋哲元的关系由原来的尖锐对立逐渐趋于缓和。   1936年夏,平津再次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却没有出现学生与军警的激烈冲突,宋哲元对学生运动态度发生了转变。虽然也派有军警上街,但没有发生大规模冲突,甚至在日军干涉时,他还主动予以维护。   宋哲元这种态度的转变,除了日军的不断增兵威胁到他在华北的统治,学生在示威游行中喊出了争取他和29军的口号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共和华北联络局派出多名工作人员对其不断进行统战工作。最终,使宋哲元不仅不再镇压学生运动,而且还逐渐站到了中共抗日统一战线这一边。宋哲元本人也逐渐重新转变成为一个坚决的抗日将领,并在随后发生的卢沟桥事变中率领29军对日军展开了顽强抵抗,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其他文献
岑毓英(公元1829-2889年),字彦卿,号匡国,出生于广西西林那劳村一个土司家庭。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因“带勇入云南”,参与平定云南、贵州回苗等族反清起义有功,先后署理云南宜良县知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私营进出口业在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专业小组,发展迅速,为打破美国的封锁和国民经济恢复做出了贡献。1953年7月,社会主义总路线公布,国家开始了对资本主义工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吏”,是一种专职为官府服役的人群。他们被另立户籍,成为“吏户”,具有身分性和世袭性的特点。唐长孺对这一问题曾作出深入的研究。高敏对汉代“职役吏”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明代国家书目是明代编纂的著录朝廷图书,即宫廷藏书、中央官署藏书以及国家刻书的书目,全面反映了明代国家藏书和刻书的盛况,同时亦体现着国家的思想文化的导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
1948年上半年,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场节节败退,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形势混乱,大量东北学生迁往平、津两地,国民党政府也宣称在平、津成立了临时大学、临时中学。6月底,随着大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且在三大宗教中诞生最早,很早就已经影响了印度和中国两大文明古国,对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论是梁漱溟还是熊十力,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