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活化钢中析出型相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y7208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活化钢作为未来聚变堆包层结构材料长期在高温强磁场下服役。高温强磁场下材料组织的稳定性影响聚变堆的服役安全。本论文以低活化钢为原型进行合金设计和组织调控,首先研究低活化实验钢的析出相变行为,掌握低活化钢中析出演化过程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然后通过控制析出行为来改善低活化钢的力学性能,最后研究高温强磁场下析出相变行为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奥氏体化条件、微合金元素对未溶碳化物溶解过程的影响,利用扩散动力学模型模合理解释了奥氏体化过程中TaC颗粒溶解过程与原奥氏体晶粒长大之间的关系。然后系统研究了低活化实验钢中碳化物析出、粗化、演变规律。利用Langer-Schwartz等理论构建TaC的形核、长大和粗化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的理论模型,揭示了界面能、扩散系数、平衡浓度等参数对析出长大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冶炼工艺和高温时效对低活化钢析出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真空感应熔炼+电渣自耗重熔工艺使低活化钢的冲击韧性和蠕变韧性显著改善。随着碳化物的尺寸和形态比减小,冲击韧性和高温蠕变性能显著提高。提出一种新型中间热处理工艺和适量增加Ta含量的方法来细化低活化钢中的M23C6,使M23C6的平均尺寸由常规热处理工艺的150nm减小到70nm。低活化钢中Ta含量的增加也使得M23C6平均尺寸减小,甚至抑制M23C6析出。最后,研究650℃高温下10T强磁场对析出相的稳定性、相界面特征、析出长大过程的影响。使用Weiss分子场模型计算650℃、10T强磁场下碳化物/铁素体的界面能增加值为0.03J/m2。外加强磁场导致低活化钢中长杆状的M23C6出现明显球化,析出相的颗粒密度降低,平均尺寸增大。利用Langer-Schwartz理论构建物理模型定量地描述磁场强度对形核、长大的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强磁场对析出相变行为的影响,合理预测了强磁场对低活化钢的析出长大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译者作为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同时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为了满足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而进行翻译。因此,译者的翻译行为既具有泽者的个人特点,也反映了译者所处时代的社
就京珠国道主干线湖北省南段工程项目,介绍创建精品工程的措施,总结工程设计的经验和体会.
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的物质基础。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材料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开展新材料强国战略研究,对支撑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战
本节课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呈现,通过设计课前微课让学生初步掌握电容器及电容等相关知识。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之后在课上以小组讨论、交流形式展
地下资本流动是开放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可以发现这一问题对于我国而言,已经不容忽视。地下资本流动干扰了基础货币投放,破坏了金融秩序。放大了金
从知觉转换为想象的心理机制来看,想象尤其是艺术想象具有情感涌动性、境界开拓性、意向综合性、趣味生发性四方面的特征。想象的情感涌动性,即因想象而生发的深广的情感反应作
2015年,系列政策的颁布:一剧两星、限真令、最严广告法……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下,各种新概念应运而生,这一年,于媒体而言,挑战中蕴藏机遇!这一年,媒体领军人在摸索与求新中走过
对3种试样(瓜米石、10~20 mm碎石、10~30 mm碎石)进行颗分试验及最大与最小干密度试验和渗透试验,获得了3种试样的渗透系数和透水性能。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天仙一级公路软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