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以及国家的的软实力越来越被重视。工业设计在国家的重点扶持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如何继续探索与挖掘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特别是具有区域特点的产品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区域文化产品是人们长久以来智慧积累的体现,是区域时代的缩影。它从形态、颜色等方面带有强烈的地域特点,更符合区域人民的行为习惯和审美情趣。如今,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发展也突飞猛进,但是针对区域文化特征进行产品设计一直是一个模糊、薄弱的环节。所以,人们急需一个产品,既具有跨地域性又可以继承与弘扬区域文化。为了寻找到一种兼具实用性和文化性的产品来承载与弘扬区域文化,作者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实践,最终确定将伞具作为被设计的对象,原因有四。首先,伞具作为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用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其功能性与实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细化,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其次,伞具与地域文化和当地人文习性一脉相连,例如中国北方除了有降雨还有低温降雪,所以导致北方伞具可能相较其他地区更为扎实;再次,伞具的起源与发明在中国,传入欧洲后作为舶来品,与当地的人文地理、区域文化也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成功的融入了当地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历史,其人文价值与文化价值十分值得被挖掘,例如长柄伞不仅可以为英国人遮风挡雨也是英伦绅士的代表符号;最后,伞具作为日常用品发展至今,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性与内涵,使伞具的存在内涵发生了多元的改变。如果区域文化的传承、弘扬以及传播保护,可以依托于一件本身具有交融性、实用性的产品,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本文以区域文化为出发点,通过研究伞具的发展演变过程,挖掘区域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伞具设计的其他可能性。从人文差异和地域差异着手,叙述了影响伞具发展的多种因素,提取了伞具设计的设计因子,并从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设计方法以及设计程序等相关理论中寻找一些伞具设计的灵感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取新的区域文化元素,结合伞具的实用功能提出伞具设计方案。试图提出一个基于区域文化以及充满人文关怀的伞具设计方案。最后作者希望通过伞具设计,引发观者对区域文化的新思考。如何使设计具有文化性和更深层次的内涵性;如何让文化通过设计具备传承性;如何让我们的华夏文明和区域文化通过设计走的更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