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Hp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提供方向;研究Hp感染者的证侯特点,为尽早诊断提供依据;探讨Hp感染者的证型分布规律,为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本次研究模拟采用大数据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搜集符合研究目标的人群,形成研究分析的全数据集,探索分析在实际情况下Hp感染者的相关特点。通过参考权威书籍综合临床经验,设计出相应临床研究观察表;收集2016年4月-2016年6月就诊于南京市中医院,并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的患者201例,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Hp阳性患者共104例,为Hp阳性组;Hp阴性患者97例,为Hp阴性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研究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Hp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证侯特点,Hp感染者的证型分布规律。结果:(1)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的人群中,Hp阳性率不能认为有差异(P>0.05);Hp感染在外出就餐、饮酒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分餐,吸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分餐人群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分餐人群,吸烟人群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吸烟人群;(2)Hp感染者主要的证侯出现频次由多至少依次为:胃脘胀满、嗳气、口臭、大便稀溏、反酸;舌象以舌红,苔黄、腻为主,脉象以弦、滑为主。胃脘胀满、嗳气、口臭、大便稀溏、苔腻在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中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反酸、舌红、苔黄在两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将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症状结合不分餐、吸烟相关因素分析,得出嗳气、口臭、大便稀溏的人群,Hp感染率较高;(3)Hp感染者的证型分布:以脾胃湿热证为主,占比为37.5%,其次分别为肝胃不和证(26.0%)>脾胃虚弱证(18.3%)>寒热错杂证(8.7%)>胃阴不足证(7.7%)>胃络瘀阻证(1.9%)。结论:(1)Hp感染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外出就餐、饮酒无明显相关性;与分餐,吸烟存在相关性。(2)嗳气、口臭、大便稀溏对判断是否感染Hp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合分餐及吸烟相关因素,得出如果就诊人群有嗳气、口臭、大便稀溏、吸烟、不分餐这些信息,建议应尽早行Hp相关检查,这样可以提高人群Hp感染的检出率,提高临床诊断Hp的筛检能力。(3)Hp感染者证型分布规律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寒热错杂证>胃阴亏虚证>胃络瘀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