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的重构——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空间分析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行,我国广大乡村地区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乡村建设也日趋完善。但是,由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乡村人口外流数量的急剧增长,使得乡村空间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与矛盾——旧村空间“空废化”、新村建设“模式化”、乡村空间活力逐渐衰退、乡村建设停滞不前等等。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的建设实践与引发的热潮,或许能给予我们一些乡村建设的启示。作为关中地区城郊旅游型乡村空间营建的优秀范例,袁家村很好地诠释了乡村空间与旅游开发、乡村空间与产业发展、乡村空间与民俗展示、乡村空间与文化传承之间的互融共生关系,这也成为笔者选择袁家村作为研究主体的原因所在。  本论文以关中地区的乡村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以袁家村的建设发展历程为研究前提,以现阶段袁家村的空间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其在用地布局、空间结构、空间序列、空间类型、空间形态、群落组织等方面的特征分析,深入了解袁家村空间营建的具体方式。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调研、整理、类比、量化、图解等多种研究手段相互结合,尽可能清晰地呈现出袁家村的整体空间格局特征、街巷组织特征、院落布局特征、建筑风貌特征、环境营造特征,梳理各空间要素之间的组织联系方式,寻求既符合乡村个性又满足当代旅游发展需求的空间建构模式,以为城郊旅游型乡村建设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参考。  虽然本论文的研究是以“空间分析”为主要立足点,但对于旅游型乡村发展的产业经营模式、开发建设模式、运营管理模式、业态构成模式、功能组织模式等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了解乡村空间的良性发展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共同决定的,在注重空间本体营建方式的同时,也应对其他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量。
其他文献
铁路运输速度的提升,使火车站在功能上产生质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铁路系统的不断提速,很多城市纷纷进行了高速火车站的新建与火车站高速化的改造。伴随着各
中国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湿热冬季阴冷,传统上属于非采暖地区,该地区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室内外温差大、采暖效率普遍不高导致冬夏季室内热环境质量恶劣。近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速度的不断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精神上感觉到无限的空虚和疲劳,丰富的精神营养补品便成了人们现代生活中的追求。1921,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之后,创造了很多革
本研究以公路景观与城市道路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关于道路景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笔者多年的设计实践经历,将公路景观与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成果与景观设计
近代银行建筑的历史性保护既有与其它类型的历史性建筑相通的共性,也因其独有的本体特征和价值特征而呈现出特殊性,正确的保护方法是共性与特性、一般规律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影响城市经济与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剧烈变革。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促使能源消耗和人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居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