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向对象分类的右江区碳收支能力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艰巨的挑战之一,通过先进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中、高分辨率光谱影像进行特征信息提取,利用影像信息估算区域碳收支能力,可以大大提高碳排放与碳汇能力的研究水平,对于控制区域气候变化具有推动作用。本文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以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为研究区域,选取Landsat 8 OLI和Google Earth影像数据提取区域地物信息,并针对研究区地势复杂的特点,采用设置多种尺度参数的方法,选取最优尺度进行影像分割。同时,引入隶属度函数法、最邻近分类法和CART决策树分类器三种方法,基于影像光谱差异、几何形状、对象纹理等特征,逐层逐级地实施面向对象分类步骤,随后加入传统基于最大似然法的监督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性的实现分类结果精度评价分析用以检验分类结果的优势。通过总结分析前人的地物碳系数转换关系并结合高精度面向对象分类结果,构建基于土地覆被类型的碳收支能力估算模型,同时根据已有的基于CASA模型的碳收支能力估算方法加以精度校验,最终估算出右江区碳收支能力为-399.64万吨。本文还结合右江区行政区划、人口分布、DEM等相关数据对区域碳收支能力进行了专题性剖析。结果表明:(1)将RS和GIS技术应用与区域碳收支能力的研究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多尺度分割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能很大程度上消除光谱混淆引起的提取误差,提高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类运行速度,并且解决了传统分类空间数据量大、分类结果具有“椒盐现象”等问题,使得不同分类方法可以对症下药,促使碳专题的分类精度有所提升。(2)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碳收支能力系数的研究成果,并将之应用于本研究构建碳收支估算模型当中。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解译出的土地覆被数据和碳收支估算模型估算出右江区碳收支能力结果。结果表明林地、草地、耕地等植被覆盖程度高的地区担负了研究区的主要碳汇工作,而建设用地则因化石燃料的大批量消耗排放了大量的碳源,但右江区总体上碳汇能力比碳排放能力强,有利于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较为合理的缓解了区域气候变化的威胁。(3)结合右江区行政区划和DEM数据进行空间分析。总结出右江区碳收支能力总体特征为中心城区碳收支量大,四周乡镇碳收支量小。另一方面,研究分析出影响区域碳收支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海拔、坡度坡向和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海拔高、坡度大、人类活动量少的地区碳汇量大、碳排放量小,而海拔低、坡度小、人类活动量大的地区碳排放量大、碳汇量小。综上所述,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是研究小区域碳收支能力的有效途径,其分类效果好、速度快,精度高,在区域碳循环评估中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预见性,可以有效地促进碳收支平衡研究领域的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不断有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被探究出来。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
2000~03~08,我们在哈尔滨市第53中学开展了一次口腔卫生专题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了中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的提高和口腔卫生行为的改善,现将做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以"大绿哈密1号"厚皮甜瓜为试材,采用不同株距(40、50、60cm)双层留果的方法,测定了厚皮甜瓜的生育期、果实性状、单果质量及产量指标,研究了双层留果栽培条件下不同株距对厚
利率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利率变动较为频繁。该政策的实施是否可以达到"降成本"的效果需要进行验证。以武钢企业
摘 要: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新化学产品的开发与研制,而为了更好的进行科学研发,闪速合成目标化合物成为有机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化学反应速度的加快必然会提高对反应过程控制的要求,具有良好传热、传质、可控性的微反应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文章基于对有机化学合成发展的回顾,介绍了闪速合成目标化合物的原理及特点,论述了其在有机化学合成研发中的应用。  關键词:有机合成 闪速化学 微反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共同体中学生通过互动、协商、合作达到学习的目的。基于建构主义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已是当下共识。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启
石油企业,作为一种具有高风险的行业,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酿成庞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一个企业的风险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有重要的地位,石油企业的风险管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信道不匹配造成的系统性能受损问题,结合二阶锥规划约束最优化理论,提出了一种二阶锥条件约束的盲源分离算法,用于提高信道不匹配条件下的MIMO系统性能
本文根据某油田渗透性低,储层非均质严重,转向压裂角度不可控制,剩余油定向挖潜难度大的现状,探索剩余油挖潜新方法,应用水力喷射打孔技术对目的层套管及水泥环开窗,通过水力喷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