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空间建构和流动性研究

来源 :李凌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blecle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的人生经历了两次空间迁移,一次是从德黑兰迁至英属殖民地南罗德西亚,另一次是从非洲殖民地回到英国伦敦。这两次空间迁移对莱辛的创作和空间记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纵观莱辛的整个创作历程,她关注全人类的命运、关注社会现实与时代问题,她充满温情与人文主义关怀地展现了人类普遍性的生存经验,深刻思考现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性别、种族、阶级等问题,以艺术形式表达出对现代社会危机的救赎。本文以空间批评理论为支撑,对莱辛小说中的空间类型进行了梳理,将其分为城市空间、家庭空间和殖民空间,进而揭示小说中不平等的空间秩序。针对莱辛创作中反映的性别、种族、阶级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空间流动”成为小说中充满能动性的反抗不平等空间秩序的实践,是反抗种族隔离、阶级分化、性别不平等和空间暴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莱辛小说中的空间建构和空间流动进行了探讨。第一章主要从城市空间入手,莱辛借用漫游者在城市街道的观察体验,显示了公共空间的阶级化;公寓与地下室的鲜明对比显示了私人空间的阶级化,从而揭示了不平等的城市空间秩序。第二章是莱辛小说中的家庭空间建构与性别等级秩序,通过分析家庭空间的封闭与束缚以及女性无家可归的生存状态,揭示女性在家庭中的边缘地位以及在不平等性别空间中遭受的精神创伤。第三章关注小说中的殖民空间书写,非洲农场与荒原丛林、白人住所和黑人棚屋的鲜明差异,反映了殖民地的空间隔离与种族壁垒,从而揭示了不平等的种族等级秩序。在前三章论述的基础上,第四章探寻了莱辛小说中的“空间流动”实践。流动性充当了一种空间能动性形式,是人物反抗压迫和不平等的空间秩序的重要途径。流动性的性别、种族、阶级,打破了二元对立,激发了主体意识觉醒,构建了更为自由和开放的空间形态。莱辛关注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社会危机,她怀着理想主义的精神,相信人类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大量国内双一流高校护理专业本科生毕业即转行这一现象,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生过程以及该现象的生成机制,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对H省某双一流高校本科护生近三年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该校护理系本科毕业后离开护理领域的14位学生进行了个人深度访谈,以期获得关于其转行的深层次原因及其作出转行决策的整个过程的详尽资料;基于深度访谈及虚拟民族志方法获得的资料,利用扎根理论法构建了双一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我们迈入了信息爆炸时代,数据规模呈几何级别的增长,对海量数据的获取、挖掘及整合分析使之展现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同时这些海量数据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敏感数据等关键信息,对这些隐私信息的保护成为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相对于传统的数据发布,大数据呈现出规模大、维数高、多样性的特点,数据间的关联性也迅速增多,这使恶意攻击者能够更容易地收集数据而推断出隐私信息。面对纷繁复杂的
学位
在17-18世纪,哲学面临着信仰与理性之间的矛盾问题,承担着为上帝的正义事业和人的自由进行辩护的任务。为解决这些矛盾,莱布尼茨用“完满性原则”串联起了他的最好的世界理论,其内容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作为“完满性”善,第二个部分则是作为“完满性缺失”的恶,善和恶一同构成了最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上帝是理智的代表,他依据完满性原则在其全知的理智中选择最好的世界进行创造。最好的世界之中的完满
学位
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自机器诞生以来就备受关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机器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受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影响,人机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人与机器的基本关系。然而,截至目前,国内外学界有关人机关系的相关研究和成果,主要集中在法学、科技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学等领域,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还鲜有所见。为此,本文拟立足于马克思的经
学位
本研究借鉴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以“双一流”大学H大学为例分析本科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与学分绩点制的互动与互构过程,及其所导致的制度与行动困境。通过分析H大学与学分绩点制相关的政策文本,本研究认为学分绩点制是以学分和绩点为基本测量指标的教学管理和学业评价制度,并具有规则性、资源性、价值性三重性质。学分绩点制作为规则和资源的集合体,以绩点排名和以绩点为基础的对资源的占有性和可获得性为标准在实践中对学
学位
民族文化变迁与融合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常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民族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都会发生变迁以适应族群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传统的游牧民族,蒙古民族文化的核心包含草原文化和宗教文化两个部分。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有传承,而
学位
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作为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有望取代闪存成为下一代主流存储技术之一。为了提高储存密度和成本竞争力,目前采用三维堆叠的三维相变存储器(3D PCM)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但现有3D PCM主要采用基于交叉点阵(Cross-point)结构的三维水平堆叠方式,因工艺制约存在不可避免的堆叠层数极限,并且PCM突出的热串扰问题也限制了储存密度的进一步提升
学位
同行评审是现代科学出版过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筛选所提交稿件的质量控制机制。在评审过程中产生的评审报告则是提升稿件质量、影响编辑决策的重要因素。然而早期由于同行评审的非公开性,研究者较难获取评审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讨论同行评审程序的质量问题,而对评审报告内容的研究相对较少,关于评审具体是如何展开评价的研究也十分匮乏。为促进对评审报告中评价的了解,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至2018年在
学位
在自然界的生物、物理系统中均存在着丰富的构型以及协同合作行为,低智能的个体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能够激发出复杂的群体智能。开展群集动力学系统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揭示群集复杂的自组织行为背后的机理,另一方面其衍生的理论及技术有望满足智能制造、无人群集系统控制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本文主要结合复杂系统中的自旋概念,针对群集系统的构型控制与集体决策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针对微观物质构型相变与宏
学位
“暴露与讽刺”是一场发生在四十年代的文学论争,它由1938年张天翼发表在《文艺阵地》的短篇小说《华威先生》而起。这篇小说率先刻画了一个抗战初期工作中不干实事空喊口号的人物形象,暴露和讽刺了抗战阵营内部的黑暗面和问题。引起了抗战文学要不要暴露和讽刺、需要怎么样的暴露与讽刺、如何通过提高暴露与讽刺的艺术水平而更好地为抗战服务等讨论。这些问题与现实主义紧密相关,体现出四十年代作家在调和现实主义客观真实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