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言字自古有之。唐代玄应的《一切经音义》中就有“北人俗字”、“江南俗字”之称,明代方以智在其《通雅》中也提出“方言字”这一说法。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开始有学者对“方言字”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方言字”进行分类。但这些研究都不够全面和系统,也很少有人对历史上的方言字进行研究,目前方言字的研究还处于十分薄弱的阶段。这不仅是明清吴方言研究的空缺,也是近代汉语文字研究中的一个缺口。
《何典》和《海上花列传》是清末吴方言白话小说的代表,其人物对白多用方言俗语,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吴方言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面貌,对我们研究当时的吴方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即以这两部吴语小说为研究的切入点,同时参考明清时期其它的方言白话小说、俗语著作、方志、笔记、字书等吴语文献,对《何典》和《海上花列传》中的方言记音字,训读字等进行详尽考释,对其中涉及到的语音、词义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这在方言史、方言语音、方言词、方言本字考证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意义。
最后,本文专辟《关于方言字及其研究的一些思考》一章,依据本文的考证和研究总结出方言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方言字的分类提出自己的观点。另外,本章还分析了方言字存在的问题,尝试归纳出方言字的认知理据,并指出方言字研究存在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