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对离职倾向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成了企业生存与竞争的核心要素,而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员工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不可替代,如何根据知识员工的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为企业留住知识员工、降低知识员工的离职率,已经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新课题。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态度调节理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是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之上,企业希望通过报酬、社会地位等来交换员工对组织的忠诚以及更高价值的绩效,员工则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获得职业生涯上的发展、较高的报酬等等,企业对员工的一系列投入会使员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形成整体性的感知,进而会引起其情感上的一系列变化,然后产生一定的行为倾向,最后付诸实践。员工如果感受到较低的工作生活质量,进而可能会引发其职业倦怠,然后产生离职的倾向,最后选择离职:基于人境交互理论,在研究工作生活质量、职业倦怠对于离职倾向的影响时,不能只是从个体主观态度出发,而同时应该关注个体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即员工会根据外部就业机会的大小来修正对目前组织的情感,从而影响行为倾向的强度。也就是说,在研究职业倦怠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时,引入机会感知这一变量作为离职倾向的调节,从而员工选择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留职或离职)。知识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职业倦怠、离职倾向以及机会感知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其两两之间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究竟是怎样的?在这些疑问中作者开始阅读这四个变量的相关文献,最后整理、记录成为了本文的文献综述。在各个变量的文献综述中,主要有变量的起源和提出、内涵演变、内容结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等内容,经过比较和分析之后,提出了适合本研究的内涵和维度,并根据前人的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模型和假设,采用信度和效度具佳的量表来设计本研究所需调查问卷,并通过对149位知识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统计数据,以spss18.0为工具,运用样本分析、量表的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最终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管理建议。通过文献回顾以及实证分析之后,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知识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三个维度得分均不高,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工作生活质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知,工作生活质量平均分在3.0左右,其中社会与心理维度平均分只有2.74。可见,知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有待提高,企业如果考虑提升知识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可以从关注和尊重员工、建设雇主品牌等方面入手。2.个体属性对知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感知、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的形成都表现出了显著的影响。尤其以职位最为突出,对工作生活质量、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均有显著影响。3.职业倦怠在知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对离职倾向的作用机理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通过职业倦怠的中介效果检验,知道职业倦怠在工作生活质量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机理中起到了中介的作用。该结论为减少离职行为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不但可以通过提升工作生活质量来减少员工的离职行为,也可以通过预防员工的职业倦怠来降低其离职的可能性。4.知识员工机会感知在职业倦怠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知识员工外部机会感知不能对员工的态度进行直接作用,但是在员工态度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这与以往学者的研究也是吻合的。5.知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与职业倦怠显著负相关,且其工作任务维度影响最为显著。从QWL各维度对职业倦怠作用的回归分析可知,知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与职业倦怠显著负相关,且其工作任务维度对职业倦怠影响最大,其次是社会与心理维度,组织环境维度影响不显著。6.知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与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其社会与心理维度对离职倾向影响最为显著。从QWL各维度对离职倾向作用的回归分析可知,知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与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其社会与心理维度对离职倾向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工作任务维度,组织环境维度影响并不显著。7.知识员工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显著正相关,其疏离维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情感衰竭维度影响不显著。由职业倦怠对离职倾向作用的回归分析可知,知识员工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显著正相关,其疏离维度对离职倾向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成就感低落维度,而情感衰竭维度与离职倾向关系没有得到验证。结合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以下4点建议供企业管理者们参考借鉴:1.重视知识员工的职业成长;2.建设雇主品牌;3.实施有效的压力管理;4.构建职业倦怠保障机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构建知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对离职倾向的研究模型,进一步拓展有关工作生活质量、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研究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2.根据人境交互理论,引入机会感知,探究其在职业倦怠对离职倾向作用中的调节效应。以往学者关于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的研究大多是从员工主观态度出发,而没有综合考虑客观环境的作用,本研究综合了客观环境与个体主观特性的交互作用,以此研究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而增强研究的严谨性和学科性。
其他文献
目的:(1)观察针药结合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小鼠神经功能改善以及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表达的影响;(2)观察针药结合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
作为重大基础设施城市轨道交通多修建于地下,存在服役环境复杂、可维修性差以及维护成本高等特点。对于轨道交通普遍采用的盾构隧道而言,其管片接头是衬砌的连接的重要部位同
随着节能减排的要求日趋严格,乘用车柴油化已成为重要趋势。其中涡轮增压是现代柴油机的基本配置之一。为了满足车辆高效、节能、环保、舒适多方面的要求,对涡轮增压器与柴油
针对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热电制冷器,采用同步Buck变换器设计了其供电电源,并采用了直接电流控制以减少电路的浪涌电流。实际电路采用了完全瓷片电容解决方案以减少电路的纹波
<正> 一、问题的提出如向评价技术进步,有二种观点,一种主张用柯步——道格拉斯(cobb—Dougeus)生产函数法来判定技术进步的作用,由此派生出来的种种修正的生产函数法都可归
药品片剂单剂量全自动分包机正在许多医院药房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就片剂单剂量自动分包机如何能有效合理地使用、发挥其最大潜能并降低使用中故障、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易感基因的鉴定有助于解析DN的发病机制,指导DN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目前,DN的遗传研究手段主要为候选基因关联研究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发
为避免车辆行车制动系统失效后用驻车制动系统制动时的后轮抱死甩尾等危险工况,对EPB应急制动时的防抱死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EPB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明确基于EPB系统是可
本文聚焦于社会化媒体环境,基于说服模型和使用与满足理论,探究用户舆情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收集用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来进行路径分析和假设检验。在社
针对中压配电网结构复杂,运行数据不全,常规网损计算方法难以实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配电网线损的实用计算方法。利用RBF神经网络的强拟合特性,映射配电线路的特征参量与线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