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开始了具有新的历史意义的社会转型。30多年的高速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问题,当然也会体现在教育上,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是师生关系问题。较之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社会转型带来了师生之间民主、自由、平等的气息,但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变化也引发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甚至激烈的冲突。学生伤师、杀师事件时有发生,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事件的背后所反映出的师生关系问题发人深省。本人试图立足于自己从事高中教学的经历与实践,以高中师生关系为例,探讨社会转型期师生关系在各方面发生的微妙变化及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对社会转型和师生关系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对中国的社会转型、师生关系及高中师生关系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对我国师生关系的历史演变的概述,为研究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师生关系提供了借鉴和历史参照。为了研究的需要,笔者对X市区三所高中的60名教师和4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师生访谈,同时结合自己日常教学过程中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再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当前高中师生关系有了可喜的变化,如:师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师生关系功利化倾向、师生关系亲密度不高、师生冲突时有发生和学生主体意识膨胀等现象。笔者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转型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社会转型对高中师生关系的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也要综合考虑学校外的诸多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还需要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国家政策的支持、学校治理的合理化以及家长的密切配合。根据存在的问题和社会转型期的特点,笔者从社会大环境、国家和学校的制度建设、教师自身建设和学生自我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如何优化当前的高中师生关系及谋求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从社会转型的视角重新审视了高中师生关系,剖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高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但鉴于笔者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都有限,对高中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可能还不够深入,不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笔者希冀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为高中教师及管理者和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而不要一味地埋怨今不如初、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