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具有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及智力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重复行为等临床表现,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表明,孤独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水平存在异常。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BDNF具有支持神经元存活、分化、生长和突触形成
【基金项目】
:
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基础研究项目(批准号:JCYJ201704131002226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具有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及智力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重复行为等临床表现,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表明,孤独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水平存在异常。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BDNF具有支持神经元存活、分化、生长和突触形成,维持神经元正常生理功能,调节神经递质释放,参与神经的可塑性等多种作用,但由于BDNF的分子量较大难以穿透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所以如何促进BDNF有效地通过BBB,增加BDNF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有效浓度,将是治疗孤独症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低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微泡可有效并无创地开放BBB,并大幅提高大分子药物难以入脑的效率。基于此,本课题提出使用超声联合微泡的方法开放孤独症大鼠模型的血脑屏障,递送BDNF入脑,通过对孤独症大鼠的行为学和病理结果探究疗效。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有:一、构建了慢病毒包被的BDNF质粒(m BDNF),并验证该质粒在促转剂的作用下转染SH-SY5Y细胞,质粒中的BDNF与绿色荧光蛋白在细胞中共表达,结果证实本课题采用的慢病毒包被的BDNF质粒能成功转染至神经细胞,并有着较好的转染效果,为后续动物体内实验奠定了基础。二、建立了阳离子微泡以及负载m BDNF微泡的制备和表征方法。结果表明阳离子微泡平均粒径为1.33μm,浓度为6.79×108/m L,在动物体内的半衰期为10 min。该微泡与m BDNF黏附的效果较好,黏附效率在68.2%-96.9%之间。低强度超声联合微泡可以开放大鼠的BBB,且无明显神经损伤和出血现象。三、建立了孤独症大鼠动物模型。通过体重和睁眼情况检测,表明孤独症大鼠存在生长发育迟缓的现象。通过检测大鼠方向趋向性和游泳情况表明该孤独症大鼠模型的前庭发育较迟缓,运动能力、协调能力、方向感均较差,为后续实验提供重要基础。四、对孤独症大鼠进行超声联合负载m BDNF微泡的治疗,通过行为学分析、病理分析评估各组的治疗效果。探究行为学检测表明:孤独症大鼠模型组的探究能力明显下降,直接注射m BDNF组和超声+CMB-m BDNF组对探究能力与孤独症组相比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社会行为学检测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孤独症大鼠模型组的大鼠更喜欢独自相处,与其他大鼠缺少交流,存在交往障碍,经治疗后,交往障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病理切片结果表明:经直接注射m BDNF或是超声+CMB-m BDNF治疗均会对大鼠的前额叶皮层区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超声+CMB-m BDNF的改善效果更明显,与孤独症模型组的神经元细胞相比,治疗后的神经元形态趋向于正常。本文创新点如下:超声联合微泡作为一种非入侵式、无创、可重复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开放BBB,并递送大分子物质或药物入脑,达到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具有改善神经元损伤的功能,然而难以穿透BBB。本课题针对孤独症,创新性地提出构建负载BDNF质粒的微泡,采用超声联合微泡的方法将BDNF递送入脑,对孤独症动物模型进行治疗,并通过体内实验和行为学检测探索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心脏病作为全球范围内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各个国家的医疗体系造成了重大负担。作为临床实践中心脏功能评价的金标准,心脏磁共振图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在临床中被大量使用。特别是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技术的使用通常在大量样本上可以取得整体
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电源管理类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开关电源中,如何提升效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研究方向。近些年随着电路规模不断增大,低压大电流应用成为当今小功率开关电源的趋势所在。传统的二极管整流由于正向导通压降较大,会极大地降低电源效率,因此采用同步整流技术,也就是采用通态电阻更小的功率MOS管代替二极管进行整流,可大幅减少整流损耗,提高转换效率。本文设计了一款适用于反激式AC-DC转换
睡眠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学习生活以及身体健康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多数人患有睡眠疾病却难以自身察觉。当前睡眠医学领域面临的一个重点问题是如何能够有效地对人体夜间睡眠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目前,睡眠医学界认定的评价整夜睡眠质量的公认标准仍是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可采用相关商用设备主要的问题是传感器过多,影响整体的评价结果,且监测过程繁琐,容易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这类设备的自动分析诊断功能和易用性等
脊柱侧凸发病率高达4%,对于脊柱侧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医学影像技术的辅助。在临床应用中,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是医生手工测量X光正位片中脊椎侧弯角度(Cobb角)。但利用X光检查存在3个不足之处:一是椎旁肌不对称是导致和加剧脊柱侧凸的主要原因,测量评估椎旁肌畸变情况也是进行脊柱侧凸的诊断和康复的主要依据之一,但是通过X光片并不能了解肌肉的具体情况;二是X光具有辐射,对于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不适合作为
在产前超声检查中,医生常常需要测量相关的参数来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而获取标准切面是医生准确测量的前提,其中本文研究的丘脑水平切面的双顶径和头围参数被来预测胎儿的体重,是孕妇选择最终的妊娠方式的关键参考参数。然而,目前的标准面的获得多依赖超声医生的临床经验,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且容易得到质量较差的超声切面。临床上,由经验丰富的专家超声医生来评估新手医生的超声图像质量,但是非常费时耗力,占用临床专家资
肢体偏瘫作为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可以通过长期的重复性训练提升肌肉机能。当前康复科室常见的上肢辅助运动方式多采用康复治疗师帮助运动,但是这种康复模式单一且低效,为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少数大型医院也引入了上肢康复机器人。上肢康复机器人能够帮助患者实现稳定、有效的运动训练,但它们常采用引导性或特定模式下的被动运动,缺乏对患者主动运动意识的提取和应用。因此,本文基于已有的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提出并设计一种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库伦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和自放电率低等优点,作为优异的能量存储及转换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各类交通工具和大型储能设备等领域。在锂离子电池中,隔膜是关键组成部分之一。锂离子电池隔膜是一种微孔型结构的高分子功能性隔膜,具有隔离正负极的功能,其大量曲折贯通的微孔结构能让电解液中的电解质离子自由通过。而传统商业化聚烯烃隔膜存在热熔化温度较低、热闭孔性能较差、电解液吸附及浸
喉疾病的种类多样,如近几年发病率逐渐增高的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会对人们的发声和呼吸功能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癌变。喉内窥镜检查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喉疾病的主要方式。随着喉镜图像的数字化和可存储性的发展,基于喉镜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开始被研究和实现。而声门分割则是对喉镜图像进行自动分析的重要前提。声门指的是喉部两条声带之间的区域。声门的形态反映了声带的状态,在喉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精确的声门
伴随着3D视觉时代的到来,衍生了各种形式的3D卷积神经网络框架,并开始广泛地应用到生活当中。其中,点云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三维数据形式,其可以非常直接并且简洁的表示三维物体模型。因此,基于点云数据的卷积神经网络的研究是研究者们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半导体芯片的迅猛发展,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数据处理提供了高能效,高速的计算资源。FPGA或专用芯片的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的发展更是推动了神经网络模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体温作为人体最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对其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不仅能为自身健康状态及生理认知状态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还能为新型冠状病毒、猪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临床指导。传统的温度检测设备质地较硬,不适合应用于体温实时动态监测。柔性温度传感器具有贴合紧密、稳定性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贴敷于人体表面后可主动、快速地掌握人体体温的变化,极具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