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高校凭借其知识创新与应用,服务社会以创造价值,已经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已成为我国知识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技术创新的一支主力军。因此,如何扭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局面,创新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其商品化、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高度关注的重点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是,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70%相比,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还相差甚远。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畅,质量不高,效益不理想,大量的科研成果在论文发表、成果鉴定得奖之后便束之高阁,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难以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存在着高校科技人员缺乏成果转化与科技竞争意识、高校科技成果先天不足、高校科技管理体制落后、融资渠道不畅、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未建立、科技中介服务功能不到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但究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根本原因则是高校与企业还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模式,使得一边高校科研硕果累累,一边企业技术创新困难重重。总的来说,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缺乏有效的保障、促进和激励政策体系,导致科技转化工作障碍重重。为此,本论文针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根本症结所在,试图探讨和寻求构建一套有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体系。第一,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在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错位与校正的前提下,构建产学合作互动的技术创新系统以及高校、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系统。第二,建立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联盟机制,以高效地进行高校与企业的互动合作。在联盟机制中创建诚信长效机制、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四大校企合作机制,推进和密切校企合作进程。第三,构建科技中介全方位服务体系,架起高校与企业科技创新的桥梁。第四,构建政策法规宏观保障体系,规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最后,对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现状进行案例剖析,根据体系建设思路提出了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