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衰竭所致肺动脉高压全国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登记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y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我国左心衰竭患者中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基线特征和预后特点,寻找与发生左心衰竭所致肺动脉高压(PH-LHD)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影响PH-LHD生存的危险因素;比较单纯毛细血管后性肺动脉高压(Ipc-PH)与毛细血管前后混合性肺动脉高压(Cpc-PH)的基线特征和预后特点,初步探讨与Cpc-PH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于2012年10月至2016年11月在全国11家中心前瞻性入选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对全部患者行右心导管检查评估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采集患者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血清学检查、合并疾病等基线信息。每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以肺动脉平均压≥25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5mmHg为标准诊断PH-LHD,以舒张期肺动脉压差(DPG)≥7mmHg为界值将PH-LHD患者分为Ipc-PH与Cpc-PH。分别比较HFpEF、HFrEF队列中PH-LHD患者与无PH患者,Ipc-PH患者与Cpc-PH患者的基线特征及生存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PH及Cpc-PH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应用COX回归分析影响PH-LHD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378例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111例。HFpEF中PH的发生率为57.7%,HFrEF中PH的发生率为71.2%。与无PH患者相比,PH-LHD患者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及右房平均压更高。PCWP(HR3.623,95%CI:2.197-5.976,p<0.001)、心功能分级(HR1.86,95%CI:1.053-3.285,p=0.033)、左房前后径(HR 1.888,95%CI:1.041-3.425,p=0.036)是 HFpEF 合并 PH 的独立预测因素,而PCWP(HR 4.936,95%CI:1.715-14.204,p=0.003)、BMI(HR3.924,95%CI:1.069-14.413,p=0.039)为 HFrEF合并PH的独立预测因素。随访34.57(23.3,40.4)月后,HFrEF中PH患者的死亡率更高,HFpEF中PH患者的2年生存率也显著低于无PH患者。肺动脉平均压(HR 1.419,95%CI:1.071-1.880,p=0.015)、男性(HR 2.367,95%CI:1.026-5.46,p=0.043)、血红蛋白浓度(HR 1.385,95%CI:1.134-1.67,p=0.001)对HFpEF中PH-LHD患者的死亡风险有独立预测价值。而对于HFrEF患者,年龄(HR2.189,95%CI:1.176-4.074,p=0.013)和体循环舒张压(HR 3.583,95%CI:1.069-12.006,p=0.039)可预测 PH-LHD 的死亡风险。Cpc-PH 患者肺动脉压力与右房平均压高于Ipc-PH患者,HFpEF队列中血尿酸升高为Cpc-PH的独立危险因素(HR 1.322,95%CI:1.008-1.727,p=0.043),HFrEF 队列中糖尿病(HR4.224,95%CI:1.382-12.908,p=0.011)、年龄(HR4.306,95%CI:1.433-12.943,p=0.009)及NYHA 心功能分级(HR 3.365,95%CI:1.084-10.452,p=0.036)为Cpc-PH的独立预测因素。HFpEF队列中Cpc-PH患者的3年死亡率显著高于 Ipc-PH 患者(27.2%vs.12.6%,Log-rank 检验:p=0.007),HFrEF 队列体循环舒张压>70mmHg亚组中,Cpc-PH患者的3年死亡率显著高于Ipc-PH患者(43%vs.11.8%,p=0.015)。结论:我国左心衰竭患者中PH的发生率高,合并PH的患者病情更重,肺毛细血管楔压及左房大小、NYHA心功能分级、BMI等是发生PH-LHD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合并PH的患者死亡率更高,应综合心衰类型、PH-LHD分型以及临床指标综合判断PH-LHD的预后情况。
其他文献
恶性疟原虫引起的恶性疟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由于缺乏有效的基因编辑手段,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导致疟原虫致病机制、疟疾疫苗、药物研发以及抗药性虫株等研究进展缓慢。从基因水平分析疟原虫的耐药性可以加速抗疟疾疫苗和药物的研究,也是恶性疟原虫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恶性疟原虫的基因组编辑受限于有限的工具和转染与整合效率低。CRISPR/Cas9技术可以快速、经济、高效、特异性地改变疟原虫
[目的]观察HIV/HBV共感染者长期cART后病毒学及免疫学反应及探索HIV感染者接种HBV疫苗后体液免疫及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变化规律。[方法]从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的成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队列中筛选HIV/HBV共感染者。检测基线、cART 96周、240周及以上HBV DNA、HBV RNA、HIV RNA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从北京协和医院免疫功能低下门诊筛选HIV RNA<200 cop
第一部分 PR间期及其组成部分在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分布特征及预测因素[目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中PR间期及其组成部分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既往报告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中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PR间期及其组成部分的分布特征及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2017年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收集基线资料及入院时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PR间期、P波宽度、PR段及P波宽度/PR间
研究背景及目的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冠心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在老年患者中十分常见,且预后极差。目前高龄老年ACS患者在大规模研究中代表性不足,关于Lp(a)与高龄ACS患者(≥80岁)预后相关性研究十分有限。该研究旨在探讨Lp(a)对高龄ACS患者长
[目的]TP53是乳腺癌常见的突变基因,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研究探索中国乳腺癌患者TP53突变特征。TP53突变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factor receptor 2,HER2)靶向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了中国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中TP53突变频谱特征以及其对预后和疗效
研究背景室性心律失常是(Ventricular Arrhythmia,VA)是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主要原因之一。对VA风险的准确预测和早期发现是预防SCD发生的重要策略之一。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作为评价心脏功能的影像学指标,常常用于识别SCD高危风险,但其对VA预测能力较弱。多种心脏
研究目的估算中国归因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肿瘤负担及其变化趋势,为评估HPV疫苗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制定肿瘤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探讨云南HIV感染女性肛门生殖道HPV感染及相关肿瘤发生率和可能的影响因素,评价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醋酸染色和碘染色肉眼观察(VIA/VILI)作为初筛和分流方法在HIV感染女性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探索适宜的宫颈癌筛查策略,为HIV感染女性HPV感染相关肿瘤
食管鳞癌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起病隐匿、进展快。因此,阐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对食管鳞癌的诊治至关重要。肿瘤在进展过程中经历的癌基因突变、代谢需求增加、营养缺乏等多种内外环境压力的改变,引发内质网应激反应。为适应内质网应激,肿瘤细胞诱发非折叠蛋白反应,通过自噬、细胞重编程、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
研究背景及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高死亡率及致残率,缺血心肌血流的及时恢复可显著减小心肌梗塞面积,使患者的临床结局得到改善。然而,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可加重心肌细胞死亡,使心脏功能恶化。当前,尚没有避免心肌IR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案,寻找新的心肌IR损伤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大蒜素药理属性广泛,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大蒜素在心肌IR损伤中的作用,并阐明其潜在机制。研究方法:给予30只实验用小
第一部分 小鼠心房纤维化模型的microRNA表达谱分析目的: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已有多项研究发现,与窦性心律患者相比,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microRNA(miRNA)分子表达有显著差异,提示miRNA可能参与了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血管紧张素Ⅱ持续给药诱导的小鼠心房纤维化模型被大量用于房颤相关基础分子机制的研究。但是目前尚无文献报道该模型中心房miRNA的表达情况。因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