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信任、风险感知与转基因水稻技术的公众接纳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u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带来生产力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开始凸显。技术逐渐成为具有争议的问题。对于争议性的技术,影响公众对其接纳态度的因素究竟有哪些,便成为了值得探索的问题。公众对争议性技术的接纳程度直接影响着技术的发展。本研究以湖北、浙江、重庆等省市的902份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和信任理论,以转基因技术(主要选取转基因水稻)为例,进行了两各部分的研究:一是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方程研究了转基因技术公众接纳的影响因素;二是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明确了风险感知、制度信任和公众对转基因技术接纳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中,进一步深化了制度信任和风险感知的指标体系,将制度信任主要由对专家的信任、对政府的信任和对科研机构的信任构成;将风险感知划分为健康风险感知、社会经济风险感知、环境风险感知和管理风险感知四个维度。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接纳态度。其中,受教育程度与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接纳程度成反比,而家庭经济状况因素与公众转基因技术的接纳之间成正比关系。2.公众感知到社会经济风险越大,其对转基因技术的接纳态度就越消极。在风险感知的四个测量维度中,只有社会经济风险感知与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制度信任与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之间显著正相关,且科研机构信任的影响作用巨大。在制度信任指标中,专家信任、政府信任和科研机构信任这三个指标均与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制度信任与公众转基因技术接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科研机构的信任与转基因技术公众接纳之间的相关性最强。4.制度信任、风险感知与公众对转基因技术接纳间存在相关关系。具体看来,制度信任直接影响着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且制度信任通过影响风险感知间接影响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根据研究结论,为推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构建充分可靠的转基因技术信息传播平台,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二是重构制度信任,促进专家—公众双向沟通机制的良性运行;三是加强管理,提高监督水平,引导公众的风险感知。
其他文献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基层民主形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在短短20年间改变了传统格局和
中国农村是后发现代化地区,中国农村的发展落后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先发现代化国家的农村发展。从2003年开始,“三农”问题的严重性被国家所重视,国家近十几年来一直都在推进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并且把注重社会公平和关注弱势群体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理念和大政方针成功的推行都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战略措施。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本文以失地农民的维权行动为研究对象,以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方法,以集体行动的相关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理论工具,通过对某村失地
社会性别角色冲突是阻碍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尤以事业与家庭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本文以南开大学女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究引发高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