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带来生产力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开始凸显。技术逐渐成为具有争议的问题。对于争议性的技术,影响公众对其接纳态度的因素究竟有哪些,便成为了值得探索的问题。公众对争议性技术的接纳程度直接影响着技术的发展。本研究以湖北、浙江、重庆等省市的902份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和信任理论,以转基因技术(主要选取转基因水稻)为例,进行了两各部分的研究:一是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方程研究了转基因技术公众接纳的影响因素;二是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明确了风险感知、制度信任和公众对转基因技术接纳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中,进一步深化了制度信任和风险感知的指标体系,将制度信任主要由对专家的信任、对政府的信任和对科研机构的信任构成;将风险感知划分为健康风险感知、社会经济风险感知、环境风险感知和管理风险感知四个维度。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接纳态度。其中,受教育程度与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接纳程度成反比,而家庭经济状况因素与公众转基因技术的接纳之间成正比关系。2.公众感知到社会经济风险越大,其对转基因技术的接纳态度就越消极。在风险感知的四个测量维度中,只有社会经济风险感知与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制度信任与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之间显著正相关,且科研机构信任的影响作用巨大。在制度信任指标中,专家信任、政府信任和科研机构信任这三个指标均与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制度信任与公众转基因技术接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科研机构的信任与转基因技术公众接纳之间的相关性最强。4.制度信任、风险感知与公众对转基因技术接纳间存在相关关系。具体看来,制度信任直接影响着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且制度信任通过影响风险感知间接影响转基因技术的公众接纳。根据研究结论,为推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构建充分可靠的转基因技术信息传播平台,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二是重构制度信任,促进专家—公众双向沟通机制的良性运行;三是加强管理,提高监督水平,引导公众的风险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