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听、说、读、写。其中,写作一向被认为是最难掌握的技能。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就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中考作文也很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在目前,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书面表达训练相对落后,并且到目前为止很少人用模因论和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入输出理论相结合来研究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所以,本研究尝试将模因论和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入输出理论相结合,并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初三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本文采用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主要讨论了以下二个问题:(1)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否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2)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否帮助学生降低英语写作焦虑现象和提高其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为论证这些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以模因理论及输入和输出为指导的写作教学框架,将模因传播过程的同化、记忆、表达、输出和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入、记忆、互动、输出四个教学过程相结合。笔者采用了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等手段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在两个平行班中共进行了一项为期10周的实验。来自广州箩岗区东区中学初三级两个班的69名毕业生参加了本项实验。实验中对实验班(33人)和控制班(36人)进行英语写作前测,证明两个班学生的写作水平无显著差异。然后,在实验班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以模因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后,同时对两个班进行英语写作后测,通过后测对比以模因论为指导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同时,对实验班进行前测和后测的写作焦虑问卷调查。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对两个班写作的前、后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2)通过对实验班两次问卷调查进行匹配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降低英语写作焦虑现象,提高对英语写作的兴趣。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降低其写作焦虑和提高写作兴趣,将模因论运用于初三英语写作教学是必要而且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