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量热装置的建立及其在金属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n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相催化及有关气/固相吸附体系的研究中,因为吸附热是气体分子和固体表面之间键合强度的直接表征,所以吸附热的测量和研究对探讨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和催化反应机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立足于金属催化剂上吸附热的测量和研究,建立了一套宽温区、高灵敏的微量吸附量热装置,以及可在高真空和宽温区内进行吸附热测定的样品池以及原位样品预处理系统。经实验验证及数据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吸附热测定的相对误差在4%以内。 考察了不同载体担载的不同铱含量肼分解催化剂上肼及其分解产物的吸附性质。发现Ir/Al2O3中Ir-Al2O3的相互作用促进了铱在Al2O3上的分散,而Ir/Al2O3上更多的铱晶格缺陷增加了Ir-H的键强,进而促进了肼的氢解。NH3在Ir/Al2O3催化剂上吸附量随铱担载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引入的氯与载体Al2O3之间的作用造成的。Ir/Al2O3比相同铱担载量Ir/SiO2具有更高的NH3分解活性,表明Ir/Al2O3上高分散的铱活性位以及Al2O3载体上的氯促进了肼分解反应中的NH3分解。应用吸附量热技术并结合热化学计算的方法,发现O2在肼分解催化剂上吸附产生两个吸附热平台。 以H2和O3为探针分子,考察了Ag和Cu对Pt催化剂表面结构的修饰。以C2H4为探针分子,考察了Ag和Cu的加入对还原态和氧化态Pt催化剂上烯烃吸附的影响。发现Ag和Cu优先在双金属催化剂表面聚集,进而降低了Pt表面活性位的几何尺寸,导致乙烯在还原态Pt催化剂上解离吸附的减少以及吸附热的下降。另外,乙烯在氧化态催化剂上的吸附表明Ag和Cu的加入降低了Pt催化剂的乙烯氧化活性。 针对Pt-Cu催化剂在1,2-二氯乙烷加氢脱氯过程中高的乙烯生成选择性,考察了1,2-二氯乙烷,H2和C2H4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催化剂的吸附性质与反应选择性进行了关联。并结合CO红外和吸附量热技术表征了双金属催化剂的几何效应和电子效应。从吸附能量的角度,解释了Pt-Cu催化剂上乙烯选择性的提高是由于反应物和中间体的适中吸附和活化。
其他文献
江苏省江阴市地处苏南,中小私营企业蓬勃发展,这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私营企业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其工会组织发展明显
报纸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利用2000—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河北省流动人口的分布特征,并就城镇化效应展开探讨。结果表明:河北省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
分析了摩托车起动电机磁钢粘接的特点。介绍了粘接工艺和胶粘剂的选择 ,对磁钢粘接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探讨。
定量结构-性质/活性相关(OSPR/QSAR)研究应用各种统计学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研究化合物的结构与其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是计算化学和化学信息学研究中的
<正>"唤醒孩子学习的期待",这是教育的魅力之所在,教育召唤这种自我觉醒。一个对学习缺少期待的孩子,他的天空总是会少点色彩,常常是迷蒙地、亦步亦趋地做着学习的跟众。彩绘
期刊
11月6日,全球知名建筑设备制造商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今日在沪宣布.“旧料新生,艺术铸城”2013沃尔沃建筑设备环保设计艺术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正式启动。
公共建设智能化的难度较大,技术水平要求高,在工程管理中需要统筹规划,创新管理模式。本文从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出发,探讨了完善管理模式的基本途径。以期不断提
碳簇,从几个原子的团簇到C60、C70的微粒以及碳纳米管等,有许多的存在形式,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体系。近年来,碳簇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并在碳簇的制备、表征和性能
本论文通过合成有氢键型、配位络合型等相互作用的分子间复合型聚合物,研究作用给体基团和受体基团在大分子链中的组成、功能基的强弱和大分子骨架链的组成对给体聚合物和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