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原子修饰的多孔材料设计合成和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jhurfd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材料,包括金属有机框架(MOFs),共价有机框架(COFs),介孔碳材料等等,由于他们特殊的结构和在吸附、分离、发光、磁性和能源存储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原始多孔材料由于缺少锚定在表面的活性中心而化学活性较弱。由于比表面的空间可调和电子效应,对于表面的修饰可以增强吸附、扩散和活化。因此,杂原子修饰多孔材料表面,作为增强化学活性的柔性策略之一,将会改变表面的能量和活性。N原子的掺杂,由于奇电子构型和电负性差异的特点,有效的提高了电子分布和电荷旋转密度,引入催化活性位点到邻近的碳上。除了N原子,S原子也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无论空间上还是电子活性都可以改变多孔材料性能。本硕士论文主要基于杂原子修饰的多孔材料(MOFs和介孔碳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催化性能研究。首先,我们报道一种新颖、有效的通过离子热高温碳化一步法合成S、N掺杂的介孔碳材料的方法,其中产物SNPC-800是一个介孔材料,孔径分布是10-45nm,比表面积是1235 m2 g-1,大于通过离子液体和氧化石墨烯碳化的比表面积。而且ORR(氧还原反应)测试具有媲美商业Pt/C的催化活性,优于Pt/C的催化稳定性和甲醇抗毒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优异的催化效果源于S、N掺杂的协同作用。LIBs测试(锂电池性能)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N,S在ORR和LIBs测试中扮演一个重要的作用。再者,S、N掺杂的多孔碳材料由于较低的S含量严重影响了S、N的协同作用。我们引入磷酸二氢钠到2-氨基噻唑中作为磷源,一步法高温碳化得到了高S含量的S、N,P共掺杂的介孔碳材料(SNPPC)。SNPPC-800具有优于低S含量SNPC-800的锂电性能、氧还原性能和超级电容器性能,这源于SNPPC-800高的S含量促进的N,S,P的协同作用。接着,为了研究N,S是否在MOFs催化中也扮演着同样的作用,基于这个想法,我们设计了一系列MOFs(UiO-67,N-UiO-67,NH2-UiO-67)负载Pt纳米颗粒得到5%Pt/N-UiO-67、5%Pt/UiO-67和5%Pt/NH2-UiO-67,我们将这些催化剂应用到CO氧化反应中去,结果显示5%Pt/N-UiO-67显示了最优的CO催化氧化效果,他们的Pt颗粒大小分别是2nm、4nm和2nm,可见吡啶N起到了调控Pt纳米粒子的作用,解释了之前的结果。总之,对于介孔碳材料和MOFs材料,由于N和C电负性差异影响了C的电荷密度分布,电荷密度的差异提高了底物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因而提高了反应活性。第二,S原子由于两个双电子对,有较大的电子半径(110 pm),大于C(70pm)和N(65 pm),诱导邻近的C和N的极化,从而增加催化剂活性。
其他文献
太阳是地球表层环境的主要能量来源,大量地质记录表明太阳辐射量变化引起地球环境的剧烈变化。人类能源消费是将地质历史时期储存的能量在较短时间内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其实质
目的:通过21例病例的治疗和研究,说明高脂血症性动脉粥样硬化伴颈椎和颈部软组织的硬化、增生、骨化是脑部退行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方法:针刺疏通督脉经,足太阳膀胱经和颈部夹
会议
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资本形成效应、劳动就业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等方面对FDI影响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展开分析。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江苏三大区域利用FDI的绩效差
本文总结了解放三十年来在方剂学方面的研究成就,扼要介绍了有关方剂的文献整理情况;总结了实验研究方面对方剂配伍的协同作用和相互制约以及古方实验与新方创制等工作,尤其
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辅助小切口治疗髌股关节炎(PFOA)31例,临床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其中男6例,女25例;年龄58~70岁,
企业战略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并实现长期发展的整体性谋略,正确制定、实施并有效规划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取得竞争胜利和实现成功管理的关键;而企业
本文从近代苏州商业发展变迁中探讨商人组织会馆、公所向商会的演变,对演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商人组织进行了比较。
危险品焚烧项目的不断建成与完善为危险废物处理的工艺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危险品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新型的化合物,如何在大环境下控制和净化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
用溶胶凝胶法和简单热处理合成的NiO电极材料,其最大比电容达到744 F/g。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投射电子显微镜和N2气吸附解吸仪等手段表征了NiO材料的微观结
2006年,基尔希纳(Kirschner)等人发表论文从人的认知架构角度论证直导教学的优越性,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合理性发起了挑战。信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学习者将面临各种非良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