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院级护理质控组目标管理考评指标,设置目标考评细则,应用于院级护理质控组的管理,提高质控组成员参与质量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质量管理潜力,提升护理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方法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院级护理质控组目标管理考评指标的构建。制作《院级护理质控组目标管理考评指标函询表》;按照Delphi函询法的要求,实施3轮专家函询,对草案进行修改,经课题组集体讨论,拟定考评细则,形成《院级护理质控组考评标准》。第二部分:院级护理质控组实施目标管理的应用研究。各质控组参照已完善的考评标准,对照标准,履行各项职责,年终进行小组工作汇报,并接受院级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及全院护士长、副护士长、助理护士长对小组工作的监督与评价。比较目标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指标平均得分、管理创新、流程优化、护理投诉及护理缺陷数。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第一部分:函询专家10名,3轮函询共提出草案修改意见16条。专家权威程度分析显示,A值等于0.83;专家意见一致性分析显示,各级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检验P<0.05,表明专家函询结果可信度高。3轮函询后,共确定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11项、加分项目2项,以及各指标的目标分值。在此基础上,采用课题组集体讨论与上级部门要求相结合的方式,拟出各项指标的扣分细则,提交院级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最终形成《院级护理质控组考评标准》。第二部分:院级质控组实施目标管理后,全院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其中优质护理、危重护理、急救管理、护理技能等关键指标实施前分别为93.6±2.5、93.0±2.6、96.2±1.3、89.3±4.5,实施后提高到98.1±2.2(P=0.009)、97.7±2.7(P=0.009)、99.6±0.6(P=0.000)、96.1±2.1(P=0.000);管理创新、流程优化件数较前增加,护理投诉和护理缺陷发生例数较前下降(P<0.05)。结论对院级护理质控组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培养临床护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