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18F-ML-10的制备及在雄性昆明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目的采用住友CFN多功能模块自动化合成18F-ML-10,并进行雄性昆明小鼠体内生物学分布实验,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资料。方法医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18F-离子被QMA柱捕获后,含碳酸钾的K2.2.2乙腈溶液淋洗QMA柱,将18F-离子淋入反应管,加热使乙腈和水共沸除水。将10 mg前体加入1ml乙腈中,密封条件下与18F-离子90℃反应5 min,然后加入1m L 2 mol/L HCl水解7min,再加入2.0 m L 1mol/L Na OH中和,随后混合物进入HPLC单元进一步纯化。当系统检测到HPLC处放射峰时,将粗产品切换至固相萃取中转瓶,经C18柱萃取后,用乙醇将产品洗脱,经无菌虑膜过滤入产品收集瓶后备用。取雄性昆明小鼠50只,随机依据检测脏器%ID/g的不同时间点将其分为10组,每组5只,将18F-ML-10经尾静脉注入雄性昆明小鼠体内,考察18F-ML-10的生物学分布情况。结果采用住友CFN多功能模块能够自动化合成18F-ML-10,合成效率为19.17±1.94%,时间为63.00±1.41 min,放化纯度>95%,产品无菌、无热原,符合注射标准。生物学分布显示18F-ML-10经血液循环迅速分布全身各处,在全身各组织器官集聚较少,主要经由泌尿系统排泄。结论住友CFN多功能模块能够自动化合成18F-ML-10,能满足科研和临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的需要。18F-ML-10经血液循环迅速分布全身各处,在全身各组织器官集聚较少,主要经泌尿系统排泄。18F-ML-10生物分布特点适于细胞凋亡显像的进一步研究。第二部分18F-ML-10 PET/CT显像在检测荷瘤兔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目的利用VX2肿瘤细胞制作肿瘤动物模型。用紫杉醇诱导VX2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推断PET/CT显像最佳时间点。判定18F-ML-10 PET/CT显像用于细胞凋亡评估的可能性。方法将荷瘤种兔体内取下的VX2肿瘤组织切割成小块,移植在大白兔左上肢皮下,成功制作肿瘤动物模型。取VX2细胞动物模型6只,经兔子耳缘静脉将紫杉醇滴注入肿瘤动物模型体内,诱导VX2细胞发生凋亡后,注射18F-ML-10后分别于不同的时间点(A组30min、B组60min、C组90min、D组120min)行18F-ML-10PET/CT全身断层融合显像,测量瘤体部位的SUVmax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定紫杉醇诱导VX2肿瘤细胞凋亡模型的18F-ML-10PET/CT显像最佳显像时间点。取VX2细胞动物模型12只,随机分为化疗组(F组)和对照组(E组),化疗2天后,行18F-ML-10 PET/CT全身断层融合显像;同时,对瘤体组织行细胞凋亡百分比检测。采用Mann-Whitney检验分析E组与F组之间瘤体的SUVmax值的差异及瘤体细胞凋亡百分比的差异;对F组VX2瘤体组织的SUVmax值与细胞凋亡百分比之间做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1.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兔软组织内VX2肿瘤动物模型,成功率100%。2.瘤体不同时间点的SUVmax值分别为A组:1.14±0.20、B组:1.65±0.28、C组:1.48±0.23、D组:1.23±0.2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A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9),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B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8F-ML-10 PET/CT显像最佳时间点定为注射显像剂后60min-90min时间段。3.F组SUVmax值1.65±0.33与E组SUVmax值0.59±0.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F组细胞凋亡百分比26.22±5.41%与E组细胞凋亡百分比4.55±2.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F组瘤体组织SUVmax值与细胞凋亡百分比之间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0.943。说明18F-ML-10 PET/CT显像可用于细胞凋亡评估。结论兔VX2肿瘤动物模型造模成功率100%,模型稳定。18F-ML-10 PET/CT显像用于检测体内紫杉醇诱导VX2细胞凋亡显像的最佳时间点为注射后60-90min。18F-ML-10 PET/CT显像可用于细胞凋亡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