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关注到了粮食安全问题。“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作物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资料,其质量从源头上决定了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农业生产的延续和发展依靠的是优良作物种子的保留和选育。农作物种子的研究、生产和经营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麦是我国主食原料之一,对于国民食品供应与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大小麦生产基地,小麦种植面积、产出量,均居全国之首。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7300万亩左右,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1/6,总产量2300万吨左右,占全国小麦总产1/4强。小麦的稳产丰产,对于河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突出贡献。河南省内小麦生产的规模、结构以及质量,直接由上游的小麦种子研发、生产和经营决定。本文对于河南省小麦种业的考察和分析,采用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即SCP经典分析范式,首先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市场壁垒等构成要素方面对小麦种业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接着,分析了小麦种业公司的企业定价、非价格竞争等市场行为;最后对小麦种业企业的市场绩效加以评论。在集中度上,小麦种业市场相当分散,接近完全竞争市场,但各企业的主推产品已经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竞争激励;制种加工、销售环节的甚至出现了过度竞争的情况。于是,各麦种公司为增强市场势力,取得竞争优势,采取了诸多差异化的市场行为,尤其是在非价格竞争方面。由此形成的市场绩效是可观的。在充分和较为全面的剖析了河南省小麦种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两两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尝试结合产业经济学关于产业调整的经典论断与国内种业及其他行业相关探索实践,提出河南省小麦种业市场结构调整优化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