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方法:课题试图通过收集300例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相关资料,使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体质调查,对患者中医体质进行分型,分析影响不同中医体质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发病的差异性,并分析影响其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1.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体质类型最主要为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分别占31.00%、19.67%、17.33%,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平和质、阳虚质分别占9.33%、8.00%、6.67%、5.67%、2.33%,本次研究中未收集到特禀质患者。2.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体质类型阴虚、阳虚、气虚质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长。痰湿质、湿热质比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气郁质比例女性高于男性,痰湿质、湿热质以中年男性为主。3.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体质类型中平均体重指数以痰湿质患者为最大,平均体重指数以阴虚质患者为最小,经统计学检验与痰湿质相比较,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BMI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血糖水平以湿热质的最高,瘀血质次之。尿酮体亦以湿热质为最高,经统计学检验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FPG较低,各体质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2h PG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痰湿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2h PG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Hb A1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血瘀质相比较,平和质Hb A1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KET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体质类型血脂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就TC而言以痰湿质为最高,湿热质次之各体质间经两两比较,与痰湿质相比较,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T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T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TG而言以痰湿质为最高,湿热质次之。各体质间经两两比较,与痰湿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TG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湿热质相比较,平和质、气郁质、阳虚质TG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LDL-C而言以血瘀质为最高。各体质间经两两比较,与血瘀质相比较,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气虚质LDL-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课题临床研究结果表明,1.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为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2.2型糖尿病酮症痰湿质患者多为肥胖型,阴虚质多为偏瘦型,患者年龄及性别可以影响中医体质分布;3.痰湿质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多伴高TC、TG及BMI增加;4.2型糖尿病酮症血瘀质患者多存在高LDL-C水平;5.2型糖尿病湿热质患者并发酮症时具有较高血糖及高尿酮体水平。因此,我们可以发挥中医体质学说的优势,运用“治未病”的理念,找出2型糖尿病酮症的高危体质类型,调整体质偏颇,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