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小儿慢性胃炎的发病规律及中医证型与胃镜相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6年6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做胃镜检查的小儿慢性胃炎患儿。采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与绘图,IBM 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小儿慢性胃炎的发病规律及中医证型与胃镜相的相关性。结果:小儿慢性胃炎患儿的平均年龄为7.57±3.38岁,男女比例大致相等,为1:1.01,年龄主要集中在3-12岁(86.23%),病程在1~6个月(40.98%)和12个月以上(45.90%),最长的14岁患儿有10年病史。305例患儿中多数有偏食倾向,其中有224例(73.44%)偏煎炸食品、216例(70.82%)偏肉类、210例(68.85%)偏酸食、192例(62.95%)偏甜品、189例(61.97%)偏辛辣。305例患儿均为3岁以上小儿,有一定表达能力,其中有腹痛症状303例(99.34%)、呕吐52例(17.05%)、反酸37例(12.13%)。胃镜下表现以充血、水肿、糜烂为主,分别为充血305例(100%)、水肿299例(98.03%)、糜烂188例(61.64%)。中医证型按照由多到少分别为:湿热中阻、寒邪犯胃、胃阴不足、脾胃虚寒、食滞胃肠、肝胃气滞、瘀阻胃络,其中湿热中阻为231例,占75.74%。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的相关性研究中,糜烂与湿热中阻呈正相关(r=0.135,p=0.018<0.05),粘膜斑与肝胃气滞呈正相关(r=0.150,p=0.009<0.05)。中医证型与饮食的相关性研究中,煎炸与湿热中阻呈正相关(r=0.162,p=0.005<0.05);酸食与湿热中阻呈正相关(r=0.115,p=0.045<0.05);甜品与湿热中阻呈正相关(r=0.152,p=0.008<0.05);生冷与脾胃虚寒呈正相关(r=0.193,p=0.001<0.05);无偏好与肝胃气滞呈正相关(r=0.193,p=0.001<0.05);结论:1.小儿慢性胃炎高发年龄为学龄前期与学龄期,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研究病例中最长病史达10年。在发病率、临床表现、中医证型未发现性别差异。2.充血、水肿、糜烂为小儿慢性胃炎胃镜下主要表现,胃镜下表现可望为中医辨证提供依据。3.饮食因素、精神情绪因素是小儿慢性胃炎的病因,饮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儿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湿热中阻为主要中医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