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光网络中的业务更加多样化,特别是,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技术的日趋成熟为WDM网络承载多播业务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近年来,多播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三网融合更是日新月异地发展,但同时断纤等网络故障所影响的业务量也随之增大,因此,网络生存性已成为WDM网络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及核心技术之一。另外,随着人们对网络生存及网络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综合性地衡量并提高网络保护质量(Quality of Protection,QoP)及网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对多播应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工作针对WDM网络中多播应用保护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同时提高网络的QoP及QoS。论文归纳了WDM网络的结构与特征,追踪并分析了WDM网络中的多播技术以及网络生存性技术。在此基础上,具体地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性的尝试与设计:首先,研究了QoP+QoS衡量指标,分别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入手,提出了定性的代价函数及定量的QoP+QoS度量;其次,为了实现针对网络保护机制与网络恢复机制结合问题的设计,深入分析了经典的MFBG网络恢复机制,同时为了满足分光节点稀疏配置约束,从基于虚源的思路出发,优化并改进了MFBG机制,最终得到VS MFBG机制:最后,完成了分光节点稀疏配置下基于QoP+QOS的多播保护算法——SDP_QPS(Shared Disjoint Paths based on QoP+QoS)的具体设计.该算法的创新点在于:第一,使用QoP+QoS作为衡量指标;第二,使用VS MFBG机制初始化网络拓扑,通过剪除冗余链路节约了网络可用资源;第三,利用共享波长的自共享思想为多播工作树计算保护路径,从而进一步节约了网络资源。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网络环境条件下,SDP_QPS算法与传统的多播保护算法SLPP (Source-Leaf Path-based Protection)相比得出结论一:SDP_QPS算法的QoP+QoS性能更好;与OPP_SDP(Optimal Path Pair based Shared Disjoint Path)相比得出结论二SDP_QPS算法的阻塞率与平均波长数目较低但在低业务强度的网络中平均端到端时延稍高;与基于定性指标的SDP_QPS算法相比,基于定量QoP+QoS度量的SDP_QPS算法在阻塞率、平均波长数目以及平均端到端时延方面都存在着很小的差异,得出结论三:使用定量QoP+QoS度量来评价算法性能正确且更细致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