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现性绘画和再现绘画是不同的,它是一种由画家通过自身的感受或情欲对事物进行形象加工所形成隐喻的表达形式,画家通过这一表现形式来达到精神情感的满足。表现性绘画是以个人情感为出发点,它是一种“借物抒情”或者说是“以己度物”的表现形式。表现性绘画不等于表现主义绘画,表现性绘画包含的范围更加广泛,一般我们认为它是融汇了不同画种,打破技法与材料的限制,通过感性与理性的合作使画面表现出强烈的精神感染力的绘画。表现性绘画对主观情感因素与个性的表现,延展了艺术表现语言,增强了绘画的精神性。诗性思维是一种将某种情感通过附注于某种具体的事物得到表达和宣泄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表达方式在我国传统绘画中是最常用到的,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大时代,对于表现性绘画中诗性表达的探究是我们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传承、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方式。开篇需要说明的是题目中的诗性与文中的诗性思维,在本文同是指代包含哲学性的抽象思维。文章整体通过四部分来对表现性绘画中的诗性思维的表达进行了探究。第一部分了解表现性绘画与诗性思维的概念与特征;第二部分从诗性思维对中西方表现性绘画的影响与表现形式出发,来阐述中西方表现性绘画中诗性表达的艺术特点;第三部分通过个案分析来说明诗性思维对表现性绘画创作的影响;第四部分从当代艺术环境出发,来探究表现性绘画在中国的表现语言与形式的发展。全文通过对表现性绘画与诗性思维特点的展开,来阐明诗性思维在表现性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