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服务的未来互联网感知服务发现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371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当今互联网存在可扩展性,安全性,可管可控性等诸多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先后提出了各种新型的未来互联网体系架构。但是不管何种体系架构,要从根本上增强互联网的管控能力,需要对网络拥有强大的感知能力,以做出正确的管控决策。面向服务的未来互联网将感知信息作为一种创新的服务和应用来增强网络的感知能力。随着未来产生的多源、异构、海量的感知服务信息,如何快速发现和获取所需的感知服务信息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现有的服务发现架构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大类,集中式发现存在单点失效、负载过重等问题;分布式发现存在查询不灵活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分布式的感知服务发现方法。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服务的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与机理研究”的资助下完成的。论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给出面向服务的感知服务发现系统架构(CIASD)。针对集中式服务注册的单节点失效从而导致服务失效和瓶颈问题,CIASD采用基于P2P的思路去掉集中式的架构来改善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健壮性。针对感知服务查询对低时延,高效率的需求,同时保证灵活的查询方式,提出双向查询路由机制。该双向路由机制通过增加路由表项,以消耗一定的路由表内存为代价换取了低时延,高效率的性能。   2.给出分层的感知服务信息模型,实现灵活的感知服务发现。针对未来感知服务系统中用户对于灵活查询感知信息的需求,服务标识被分为四层描述,包括服务名称、描述、属性集和提供者,使CIASD能实现三种灵活的查询方式,即特定感知服务查询、特定功能服务查询和服务类查询。   3.提出基于渗透作用的负载均衡算法。针对在感知服务注册时,由于服务类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的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将节点作为溶剂,服务标识为溶质,让溶剂从溶质浓度低的地方“流”到浓度高的地方,实现了整个网络的负载均衡。该算法不需要对现有的架构进行重大改变,只需通过简单添加一个负载均衡代理和一个消息类型,就可以调节网络负载,实现负载均衡。   4.利用仿真工具OverSim从查询路由跳数,查询时延两个方面对本文提出的感知服务发现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完成感知服务发现功能,并可解决单点失效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67个国家150个LTE商用网的建立,国内TD-LTE试商用网亦开始部署。然而TD-LTE终端的发展却落后于网络的发展,能与现有的TD-SCDMA/GSM网络进行自由切换的TD-LTE终端芯片的
地下供水管网出现漏水现象后,漏点位置难以及时准确的发现,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随着我国淡水资源的日趋减少,先进管道漏水探测仪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这
与传统多载波技术相比,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技术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抑制多径衰落和码间串扰的能力强等特点,使得OFDM技术成为移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集嵌入式信号处理技术、无线感知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大量的传感节点布置在特定的区域,然后进行
中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山地面积,是受滑坡危害严重的国家,其中西南各省是滑坡的主要分布地,每年因为滑坡造成的人员伤亡近千人,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山体滑坡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
光子晶体(PhotonicCrystal,即缩写为PC)概念的提出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控制光子的机制。光子晶体是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介质材料在空间呈周期排列的结构,是一种以光子为信息载体
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数码相机等数码产品越来越普及。本论文主要进行了数码相机中的颜色插值和图像锐化的算法研究。为了能够得到全彩色图像,需要根据周围的采样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及其衍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和推广,使用者的隐私安全问题成为物联网及相关技术普及和应用的最大阻碍,应用于医疗领域的体域网尤其如此。无论是体域网大量采
协作网络编码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与其他通信关键技术一样,协作网络编码解决的核心问题同样是有效改善无线移动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两个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