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是我国第一大水果,干旱是影响其生长和发育的最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因此柑橘的抗旱性的研究十分重要。遗传转化是获得抗逆种质的途径之一。本研究以不抗旱的砧木枳及童期较短的早实枳作为转化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本实验室克隆的PtrABF2和PtrCDPK1基因。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转化和再生: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PtrABF2基因累计转化早实枳上胚轴1200个,枳上胚轴640个,分别获得再生芽体120、10个;PtrCDPK1基因累计转化早实枳上胚轴1500个,枳上胚轴800个,分别获得再生芽体90、46个。对芽体进行继代并进行分子鉴定。2、再生植株分子鉴定:对再生抗性苗进行PCR检测,共得到早实枳转ABF阳性苗15株,早实枳转PtrCDPK1阳性苗32株,枳转PtrCDPK1阳性苗16株,采用实时定量PCR对部分阳性苗进行外源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中,与野生型对照相比,外源基因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PtrABF2转基因植株脱水抗性分析:对2个早实枳PtrABF2转基因株系和野生型叶片进行脱水处理,结果表明,脱水处理90min后野生型对照的的叶片萎蔫更严重,且相对失水率和脱水后电导率测定结果明显高于转基因植株。该结果初步证明PtrABF2转基因植株抗脱水能力增强。4、ROS含量和细胞死亡分析:对脱水后的PtrABF2转基因株系及野生型叶片进行台盼蓝、DAB和NBT染色,结果表明脱水后转基因植株细胞死亡和ROS含量低于野生型,表明维持低ROS水平可能是转基因植株抗性提高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