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串珠菌产葡聚糖、甘露醇和双乙酰的研究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串珠菌是一类进行异型发酵的革兰氏阳性、耐氧的乳酸细菌。因为明串珠菌菌株普遍存在于自然的发酵食品中,所以一般被认为是安全性细菌。明串珠菌能够代谢产生多种功能性物质,如乳酸、葡聚糖、甘露醇、低聚糖、双乙酰等。在肠膜明串珠菌CGMCC1.10327分批发酵2%(m/v)蔗糖生产葡聚糖的研究中,分别考察了5 g/L的葡萄糖、氮源、镁和锰离子、两种盐(K2HPO4、乙酸钠)、初始pH值、0.2%(m/v)的CaCO3、不同的发酵方式对产葡聚糖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和CaCO3的加入对葡聚糖的产量几乎没有影响。少量的氮源有助于提高葡聚糖的产量。镁和锰离子不利于葡聚糖的生成。两种盐(K2HPO4、乙酸钠)的加入有助于提高葡聚糖的产量。最佳的初始pH=7。补料分批发酵方式有助于提高葡聚糖的产量。在肠膜明串珠菌CGMCC1.10327分批发酵2%(m/v)蔗糖生产甘露醇的研究中,分别考察5 g/L的葡萄糖、氮源、镁和锰离子、三种盐(K2HPO4、乙酸钠、柠檬酸铵)、吐温80、初始pH、0.2%(m/v)的CaCO3、不同的发酵方式对产甘露醇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和吐温80的加入有助于提高甘露醇的产量。少量的氮源有助于提高甘露醇的产量。镁离子不利于甘露醇的生成,锰离子有助于提高甘露醇的产量和产率。三种盐(K2HPO4、乙酸钠、柠檬酸铵)对甘露醇的生成有明显的影响。最佳的初始pH=6。CaCO3的加入降低了甘露醇的产量。补料分批发酵方式有助于提高甘露醇的产量。在肠膜明串珠菌kimshi004分批发酵2%(m/v)葡萄糖生产双乙酰的研究中,分别考察酵母浸粉、柠檬酸铵、初始pH、接种量对产双乙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酵母浸粉的含量为3 g/L时,双乙酰的产量最大。当柠檬酸铵的加入量为3 g/L时,双乙酰的产量最大。最佳的初始pH=7。当接种量为1%(v/v)时,双乙酰的产量最大。本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明串珠菌发酵蔗糖产葡聚糖、甘露醇的研究,优化发酵工艺,降低发酵成本,进而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对明串珠菌产双乙酰进行研究,主要是希望能将明串珠菌应用于乳品工业中,进而增加发酵乳制品的市场。
其他文献
将空心的汽轮机转子简化成长圆筒壁模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得到了描述其导热特性的微分方程。利用复频域分析方法求解了长圆筒壁的一维动态导热特性,并根据热弹性理论得到了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大型电站锅炉广泛采用的尾部换热设备,空气预热器的性能对锅炉机组的效率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
对冷家溪群及其上覆板溪群斑脱岩中的锆石进行研究,测得冷家溪群小木平组斑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822Ma±10Ma)和上覆板溪群张家湾组斑脱岩锆石U-Pb年龄(802.6Ma±7.6Ma),
运用精益生产思想以及LED灯的光照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光学原理,找出现有植物工厂中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提出了一种植物工厂设计方案,达到提升植物工厂产能、降低单位产品成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已成为继人口、资源、环境后的第四大社会问题。因此,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发展快速、可靠、灵敏的检测技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针对国内外森林抚育间伐的概念、研究现状、技术种类及对森林生物量生产力和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提出了在21
本研究旨在提取黑龙江产高粱外种皮中的原花青素并鉴定其组成。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柱层析、葡聚糖(SephadexLH-20)凝胶色谱进行纯化和分离,纯化和分离的原
为了解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 ,通过实地试验与现场采样化验相结合的方法 ,对复垦时间不同的粉煤灰复垦土壤里砷 (As)、镉 (Cd)、铬 (Cr)、汞 (Hg)、铅 (Pb)、铜
依据精确地测得的修水组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824Ma±5Ma,MSWD=1.3),将修水组明确定位于双桥山群的最上部。结合"江南造山带"锆石U-Pb年龄:东部变质基底双桥山群,西部变
【正】 读了《深圳房地产纠纷案例汇编》,有这样一种感觉:虽然该书没有多少理论的探讨,也没有过多的法理宣传,但它是对我局多年工作的总结和探索,不仅对我局现在和将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