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运行方式、降低县域电网网损率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_wsx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网电能损耗率是电网生产经营企业重要的、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指标,它综合表征了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水平、生产管理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在电能从发电厂发出直至被输送到各电力用户的过程中,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设备内部均产生电能损耗。既然此类电能损耗是不可避免的,那就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措施将其限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主要是确定机组的最佳组合和经济地分配负荷。这时考虑的是全系统的经济性,线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系统有功负荷经济分配的前提下,做到电力网及其设备的经济运行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电网的运行方式是指电气设备运行的方法和形式,包括变压器、电容器、线路、开关、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等设备的运行的状态(运行状态、热备用状态、冷备用状态、检修状态)以及形式(如变压器的运行台数和方式-并列运行、分列运行)。运行方式不仅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同时与网损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调整运行方式,可以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最大可能的降低网损。这需要综合应用线损理论计算、降损技术、电能计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乃至管理科学与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本论文以A县域电网为背景,首先对A县县域电网运行、发展建设、薄弱环节、无功、供需平衡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A县县域电网发展建设、电网规模,对其重要设备的检修方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整其运行方式,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降低其网损进行了研究、仿真、实际应用。应用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调整其运行方式可降低其网损0.5%。合理的运行方式调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电网。本论文成果可以向网架结构类似的县域电网进行推广,有助于降低电网网损、减少能源损耗、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实验数据来自A县电网实时数据,因电网运行参数不可能完全重复历史参数,不可能进行绝对意义上的对比试验,故所得结论存在模糊性、近似性。今后希望随着仿真系统的完善,可以在仿真系统上进行对比试验,可以更好地修正所得结论,以利于研究成果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收征管方式已经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同与采纳,这无疑使得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税务风险的管理,如何妥善管理和防范税务风险,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下全民创业景下,软件信息产业也在逐步壮大,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逐渐提高,于此同时,国家对软件信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更加复杂多元。H公司作为一家知名软件企业,管理层以及员工普遍存在重视产品功能快速提升而忽视了税务风险的重要性,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