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纲要

被引量 : 71次 | 上传用户:shiy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纲要》是对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提纲挈要的历史研究。面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舞剧发生、发展和发达的历程,我们的研究思路是把握历史焦点,梳理历史脉络和揭示历史底蕴。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强调舞剧影像资料与文字资料相结合,舞剧个体效应与整体规律相结合,舞剧文本描述与本体分析相结合。论文由绪论、结语和十二章主体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明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的历史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主体部分的十二章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至四章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上一世纪60年代初期,主要论述的是“新中国”建国15周年以前的舞剧;第五至八章主要是“思想解放运动”以来的“新时期”的前10年,也即上一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全程的舞剧;第九至十二章主要是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的舞剧,这包括进入“后新时期”(1992年)直至迈入“新世纪”的舞剧。“结语”部分作为对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的历史展望,主要谈到要处理好四对关系:一是政府行政导向与市场价值取向的关系;二是创作投资主体与作品创作主体的关系;三是舞剧本体手段与舞台辅助效应的关系;四是舞蹈编排技法与舞剧戏剧构成的关系。本论文写作涉及参考文献近200部(篇),涉及参阅剧目近140部。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环境与发展成为全球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环境与发展问题看得如此重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建设文明社会的象征和人类共同
1953-2003年中国主要粮食的TFP都实现了正向增长,但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以1979年为分界点,中国主要粮食产出增长的源泉经历了一场以投入增加为主向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主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这是一本思考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的忧思之作。该书以刘东教授为联合国《世界文化报告》“中国部分”主持撰写的讨论提纲为基础,剖析了传统文化在申遗、语言、建筑、电影、体
传统文化体制是一种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树结构。随着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转轨,以树结构为基础的文化管理模式从组织结构到功能构架都不能适应国家文化发展形势的要
尽管人们可以容易地举出传播学诞生的其他来源,但许多学者认为,传播学的诞生与对外宣传现象的研究密切相关。传播学研究伊始,关于对外宣传的研究就一直处于传播学研究的前沿
无论是在制度基础审计阶段还是在风险基础审计阶段,对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会计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估都是注册会计师进行会计报表审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除此之外,企业内部、外部的
柳永是北宋中叶的著名词人。他的词以俗著称,同时,他也写了不少雅词。柳永的雅俗词创作与他的市井文化品格与正统儒家意识的畸形结合密切相关。柳永的俗词是其市井文化品格的体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POF)的发病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个性特征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分析卵巢早衰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卵巢早衰的预防、保健、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我调节学习是教育心理、动机心理、情绪心理等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它是指学习者主动运用元认知调节策略和动机情绪调节策略、选择适当方法、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