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对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血液生理、生化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ao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氨氮这一环境因子对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的影响。通过急性氨氮毒性实验得出南方鲶幼鱼在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82mg 1-1TAN(2.8mg 1-1,NH3-N),171mg 1-1TAN(2.7mg 1-1,NH3-N),151.4mg 1-1TAN(2.4mg 1-1,NH3-N)和123mg 1-1TAN(1.9mg 1-1,NH3-N),安全浓度为46.6mg 1-1TAN(0.7mg 1-1,NH3-N)。半致死浓度随氨氮暴露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 在慢性毒性实验中,把南方鲶幼鱼随机分成5个氨氮浓度组(150、120、90、60、30mg 1-1)和一个对照组。分别在氨氮暴露处理的第4、7、14、21天取样,每个浓度组每次取样4尾,进行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分类计数(DLC)、血红蛋白(Hb)、血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抗菌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物酶(PO)等指标的测定。利用统计软件SPSS 11.0和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高浓度氨氮暴露下,南方鲶幼鱼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血清蛋白含量随着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血糖浓度在暴露初期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第7天,各个浓度组的血糖含量都出现显著升高(P<0.05),至第21天,各个浓度组都出现了下降,高浓度组出现显著下降(P<0.05)。表明实验对象造血机能受损,机体携氧能力下降,造成机体组织缺氧,这可能是氨氮急性中毒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经过21天的氨氮处理,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更易受氨氮处理的影响而呈现显著性升高(P<0.05),血清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表明机体内脏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氨氮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酚氧化物酶、抗菌活力有抑制作用,只有在第4天,30和60mg 1-1浓度组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随着暴露时间延长,酶的活性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到第21天时,高浓度组(90、120、150mg 1-1)呈现显著下降(P<0.05)。氨氮处理也会影响白细胞分类计数。在第7天,低浓度组(30、60、90mg 1-1)
其他文献
老舍来自于下层贫民社会,可以说,对悲剧主题的表现带给老舍的是文学创作的成功。他主动以民众忠实代言人的身份跻身文坛,为他们呐喊歌哭,表现出对下层百姓深切的同情与关爱。作为
目的通过分析绝经后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探讨影响骨密度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64例绝经后女性RA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腰椎及股骨的平均骨密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运用到了多个领域,它为当前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缺乏直观性和立体感的状况,能帮
纳米药物载体通常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大小在10~1000 nm,因其具有靶向性、缓释性、载体材料可生物相容和降解等显著优点,已在药物制剂研发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中
目的:通过土荆芥-水团花对一氧化氮(NO)、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探讨该药对实验性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注射至大鼠浆膜下形成胃
一、纳米组合碳电极的制备及其生物样品中尿酸含量的测定本实验首次研究了利用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嵌段-聚丙烯酸)自组装制备纳米组合碳电极并且实现在中性条件下选择性测
<正>这是一篇以"错过"为题来感悟人生的杂感性议论文。作者以辩证、积极的观点,来阐述对"错过"应当持有的正确态度。文章开头,以"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又错过了许多……"直接
方剂通过配伍提高临床疗效,组分配伍是中药方剂配伍的新形式。组分配伍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其目标是能够按照中医理论辨证用药,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适应证明确且针对性
为了实现某型号航空发动机缸体的自动化检测,设计了一套全自动荧光磁粉探伤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实现方式、重点介绍了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部分,系统采用Laplacian算子对
进入大学是青年期的重要转折,个体经历与环境关系的多方面改变,必然给个体带来压力与挑战。个体对这一转折的适应,以及对此后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适应,既直接影响其当前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