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损伤对镁合金用涂层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汽车轮毂具有抗冲击性好、密度低、提速快、制动迅速、高温依赖性低、散热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同时轮毂作为转动惯量最大簧下旋转件,其减重效果是车身其他零件的8-10倍,镁合金轮毂产生的轻量化效果非常显著。但是镁合金耐腐蚀性能差的特点限制了镁合金轮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工业中,常进行表面处理改善镁合金轮毂的耐腐蚀性。同时,镁合金轮毂在实际使用时不可避免的被石子或其他物体刮擦或冲击产生表面损伤。目前,国内外很少有表面损伤对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但是研究表面损伤对镁合金轮毂腐蚀行为的影响对镁合金轮毂的应用及推广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以镁合金轮毂常用材料锻造AZ80镁合金作为基体,分别使用两种工业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化学转化法和微弧氧化法在基体上制备涂层。在涂层表面制备划痕和凹坑两种类型的损伤,通过浸泡实验、电化学实验、中性盐雾实验等分别研究上述两种类型的表面损伤对涂层耐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Z80镁合金分别经化学转化处理和微弧氧化处理后的耐腐蚀性能有很大提升,且微弧氧化涂层的防腐能力高于化学转化涂层。其中,化学转化涂层厚度约为800 nm,表面含有大量的微裂纹,涂层由二水合磷酸二钙组成。微弧氧化涂层具有典型的微孔和微裂纹结构,厚度约为90μm,其组成相为Mg O和Mg2Si O4。在涂层表面制备一条长约12 mm,宽约200μm,深度到达基体的划痕,即划痕面积占总测试面积的2.4%时,化学转化涂层的阻抗降低了约13%,微弧氧化涂层的致密层被破坏,阻抗降低了约75%。划痕对微弧氧化涂层腐蚀性能的影响高于其对化学转化涂层腐蚀性能的影响。但是,化学转化涂层和微弧氧化涂层经上述划伤处理,其腐蚀速率仍低于AZ80,两种涂层仍对基体有防护作用。当表面凹坑面积分别占总测试面积的1.8%、2.5%、3.5%、4.5%和5.7%时,化学转化涂层的阻抗分别降低了约31%、37%、61%、69%和88%;当表面凹坑面积分别占总测试面积的4%、7%、9%和12%时,微弧氧化涂层的阻抗分别降低了约26%、94%、86%和80%。当化学转化涂层表面的凹坑面积占总测试面积的5.7%时,样品的腐蚀电流密度(186μA/cm~2)高于基体(96μA/cm~2),该涂层不再对基体有防护作用。但是,当微弧氧化涂层表面的凹坑面积占总测试面积的12%时,其腐蚀电流密度(8.0×10-1μA/cm~2)仍低于基体的腐蚀电流密度,该涂层仍保护基体。综上所述,化学转化涂层和微弧氧化涂层分别经划伤和冲击处理后,含损伤的微弧氧化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远高于含相同损伤的化学转化涂层。本文还分别研究了含划痕或凹坑的涂层在3.5 wt.%Na 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建立了相应的腐蚀模型。
其他文献
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使得能够进行快速充放电的高功率密度储能器件,如锂离子电容器、双离子电池等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是,目前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结构的设计和机理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本文以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的碳基材料为基础,从高功率密度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和器件的构建入手,结合多种结构分析及电化学表征手段,研制了高功率密度的锂离子电容器和双离子电池并对其电化学性能及充放电过程中的
学位
TC4钛合金以比强度较高、耐蚀性好和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常用作飞机结构中的隔框、起落架、航空发动机中的叶片、压气机盘等重要结构件。但TC4的硬度较低,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较差,疲劳断裂成为其在工程应用中主要的失效形式,常常需要结合表面处理工艺以提升服役性能。喷丸是一种冷加工处理工艺,通过大量高速运动的弹丸球撞击零件表面,使材料表层晶粒细化、产生塑性应变层和残余压应力
学位
镁二次电池相比于锂离子电池成本低、安全性高、环境友好,有望在大型储能领域发挥作用,但镁是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极易发生氧化反应而形成氧化薄膜,这将严重限制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如何快速、便捷、低成本地去除材料表面氧化膜,提高镁电池电化学性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择工业纯镁和AZ31合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六种酸(硫酸、硝酸、磷酸、柠檬酸、草酸、乙酸)对材料表面形貌、元素分布、粗糙度、腐蚀性能的影响,
学位
镁离子电池是后锂离子电池技术有希望的候选者。由于其在成本和安全方面的优势,有潜力推动人们负担得起的高效电能存储系统的发展。与锂相比,镁高的理论体积容量(3832 m Ah cm-3),理论比容量(2205 m Ah g-1),低的还原电位(-2.37V vs.SHE),高的储存丰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使镁成为理想的负极材料。与纯金属负极相比,镁合金可以提高金属负极的延展性,从而使制造更容易,更安全。
学位
镁是最具潜力的轻量化金属材料之一,在航空,汽车等轻量化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镁低强度的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可以通过合金化和剧烈塑性变形等方式改进镁合金性能,而这些策略的提升是有限的。研究者们发现往镁合金中加入硬质陶瓷颗粒可以大幅提高镁合金的强度,但是塑性损失严重。而具有高强度和高塑性的金属颗粒作为增强相可以在提高基体强度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延伸率,使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提高。目前镁基复合材料的大
学位
六价铬Cr(Ⅵ)是一种溶解度大,迁移能力强,具有剧毒性的重金属离子,对人体器官和系统都能造成较大危害,因此对含有Cr(Ⅵ)废弃物在填埋或资源化利用前需要妥善处理,利用高强度、高耐久性的碱矿渣胶凝材料对重金属固废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置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点,并已成功应用。碱矿渣胶凝材料在水化时会产生水滑石这类LDHs水化产物,而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其独特结构组成、表面吸附位点以及记忆
学位
镁及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降解性和无毒性,因此,近年来受到介入医疗领域的广泛关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Mg-5Gd-4Y-0.5Zn-0.5Zr(wt%)合金在生物植入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为了进一步揭示该合金工艺与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挤压态合金进行“固溶+时效”热处理,探索了不同工艺状态下合金中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并探究了该合金的在最佳综合力学性能状态下的体外仿生腐蚀
学位
钛及钛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例如比强度高、高温性能好和耐腐蚀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医疗和核工业等各个领域。钛在服役过程中会吸收氢原子和产生钛氢化物,严重影响钛及钛合金的使用。纯钛中不同的晶粒取向对氢原子的吸收、氢化物生成的影响及氢化物的生成对纯钛力学性能的影响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利用电解充氢方法将纯钛轧板中引入氢化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
学位
FeCrAl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钢具有出色的蠕变强度和优异的抗辐照、耐腐蚀和抗氧化性能,是第四代核反应堆(超临界水冷堆和铅冷快堆)最有前途的候选包壳材料之一。然而,Al元素的添加导致形成粗大的Y–Al复合氧化物,严重削弱了FeCrAl ODS钢的高温强度。微量活性元素添加可以显著改善FeCrAl ODS钢的微观组织形貌,从而提高其综合
学位
为切实履行碳平衡和碳中和战略,提高汽轮机效率势在必行。相比于传统的发电装备,超超临界机组有很多优点,但是其较高的主蒸汽室温度对阀芯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底材料从P91/P92替换为FB2马氏体耐热钢并在其上堆焊Stellite6作为高温耐磨层。但Stellite 6成分与性能迥异于基体,经长期服役会发生堆焊层开裂甚至脱落的问题。因此,亟需对FB2用堆焊材料进行优化设计,并从多个维度对堆焊层组织与性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