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筋菇潜在地理分布预测及克隆构型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筋菇( Clintonia udensis Trautv.et Mey.)属于百合科( Liliaceae)七筋菇属(Clintonia),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二倍体和四倍体两种细胞型。本文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型)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七筋菇在当代(1950-2000)及21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潜在的适生区进行预测并确定影响七筋菇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叶微观结构特征;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七筋菇的克隆多样性及其克隆构型。结果显示:  (1)当代(1950-2000)七筋菇适生区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其中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吉林南部、辽宁东南部,河北和辽宁交界处、湖北与重庆交界处、四川中部以及东部与陕西交界处,贵州中部。筛选出影响七筋菇生长分布的6种环境因子,分别是:平均日较差/温度年较差为25,贡献率21.57%;最湿季节平均温度21℃,贡献率7.06%;最湿月份降水量200 mm,贡献率0.57%;最湿季节降水量600 mm,贡献率4.11%;最热季节降水量550 mm,贡献率54.70%;最冷季节降水量40 mm,贡献率11.72%,6种环境因子累计贡献率高达99.73%。最热季节降水量、平均日较差/温度年较差、最冷季节的降水量贡献率较高,可能是决定七筋菇适生区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未来年代由于主导环境因子的变化导致七筋菇适生区在我国整体呈现出波动性的缩减的趋势。  (2)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七筋菇叶片进行微观结构观察,发现七筋菇叶片微观结构在二倍体和四倍体之间较为相似。上表皮细胞基本为四边形整齐地径向排列,垂周壁为平直形,只有化龙山北坡的四倍体出现不规则多边形上表皮细胞和浅波形垂周壁;下表皮细胞都为长条形柱状,垂周壁皆为平直形;叶表皮细胞表面均有蜡质,呈屑状散布数量较少,但化龙山北坡的四倍体( HLB)和化龙山南坡的二倍体(HLN)蜡质明显多于金猴岭的二倍体(JHL)与木林子的四倍体(MLZ);气孔完全集中在下表皮,呈网状分布,仅由两个保卫细胞呈月牙形贴合形成,大小和数目在两种倍型的居群之间存在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叶微观结构受平均日较差/温度年较差与海拔影响较大。  (3)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二倍体种群与四倍体种群全为多克隆种群,没有发现单克隆种群,同时种群间存在很高的克隆分化,克隆构型为混合型。两种倍型152个七筋菇个体中出现了117个基因型,其中二倍体与四倍体种群中平均含有的克隆数都为29.5个。二倍体种群克隆多样性略高于四倍体,其Simpson多样性指数(D)为0.978,基因型比率(PD)为0.846;四倍体种群Simpson多样性指数(D)为0.961,基因型比率(PD)为0.708;物种水平上Simpson多样性指数(D)为0.992,基因型比率(PD)为0.700。相关分析表明,环境因子与克隆多样性无显著相关。多基因型起源、兼性有性生殖和实生幼苗的更新可能是七筋菇种克隆多样性丰富的来源。
其他文献
摘要:病句试题几乎是历年语文高考试题的必备大餐,然而考试中我们很难根据平时学习或复习的病句知识来解答正确,因何呢?是由于专家们也在绞尽脑汁的出题来考核我们,出题时常常避开平时训练遇见的常规题型,来了一个不小的“脑筋急转弯”,与常规病句有相当强的相似性,我们如果没有训练培养起相当的能力,没有建立起“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或感受”这样的语感,在这些病句试题面前就会栽跟斗的。  关键词:高考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叶片光合功能早衰是造成其减产的重要原因。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延缓衰老,延长光合功能期对于提高光合作用十分必要,为提高产量打下基础。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植物体内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它能够有效降低蛋白质的氧化修饰和提高光合作用。以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两优6393为材料,在第4天分别外源喷施10mMGSH、lOmM BSO(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和lOm
近年来,GPS技术和(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GPS定位精度从米级到厘米级甚至更高,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精度也进入1厘米时代,并逐渐成为替代传统测量方法的重要手段。然
野外信息采集是获取第一手数据和验证室内研究结果的基本手段,随着地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基于人工记录的数据采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地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