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入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经济跨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实施战略进入,在中国设立企业分支机构或子公司,把国际市场摆在了中国企业的家门口。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企业沉着应对,毫不退却,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走上了国际化经营的之路。民族地区的中小企业也跟上形势,逐渐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作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一直都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安置就业、增加百姓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开展国际化经营已成为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但是,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民族地区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素质和外部条件的限制,在技术、资金、人才等各方面都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亟待破解。
本文运用“解剖麻雀”的办法,和“从点到面”的逻辑思维,在理论上初步探索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并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全面分析广西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现实状况,深入研究广西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个体到整体,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与中小企业联合的企业集群模式、与大型企业联合的战略联盟模式和与高科技企业联合的技术合作模式等三大模式,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