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卡贴这一新兴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部分从卡贴文本与卡贴关联人群两端对其进行论述,并以个人化“标语”表述钩连卡贴与青年文化的关系,将20世纪90年代与当下两个时期对应观照,最终导向变革时期青年文化自我标榜的文化共性。 文章抽象与具象相生,理论引导与田野调查相辅,得出了几点阶段性结论: ——个人化标语有表述合法性。它的出现显示公共空问向个人空间的让渡。 ——卡贴是个人化标语的实体表现形式之一。个人化标语在80年代与当下都有诸多表现形式。 ——卡贴(个人化标语)生产与消费的原因是变革时期青年人自我标榜的显性与隐性表征。显性表现为卡贴的语言来源与式样设计,譬如会以流行语及文字图像化的方式来加强自我标榜意味,隐性内涵涉及当下青年人的娱乐精神,即消费者以娱乐(反权威、反传统、反中心)重构主体存在。 ——变革时期青年人会采取相似的方式完成自我标榜,这是由青年人年龄特性及社会变革阶段统一标准崩溃的双重特性决定的。 除此之外,本文的意义还在于既从卡贴透视变革时期青年文化的某些共有特质(青年人的自我标榜),又保留了当下个人化“标语”语料,为青年文化研究及语言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有效素材。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田野调查研究以定点研究为主,并未展开范围较大的量化研究,尽管这是由于卡贴样本本身较少,而上海地区尚在设计并经营卡贴售卖的以本文的调研地z00最具代表性,但这也可能导致文中部分数据的说服力减弱。这块领域尚有待同仁更深入的开拓及自身在有条件情况下的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