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阈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co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对于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办法和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该政策在实行之后对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社会安定、国家稳定等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和谐成就。本文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视角,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当前民族地方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其解决进行了初步研究。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概念界定、确立和发展以及完善来阐述其所具备的和谐特性。第二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和谐内容。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从民族关系、经济建设、科教文卫事业以及生态环境这四个方面阐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第三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的和谐成就。主要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以及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来肯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有效性及和谐性。第四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其对策。这是本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其他文献
执行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如果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给付义务未能全面及时的得到执行,这对债权人而言,是对其合法权益的“二次伤害”。而且,这种“
陶行知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其教育理论是在深刻把握中国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既强调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教育的终极目的。陶行知的教育理
由于当前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利益格局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时期下,诱发腐败的因素也在逐渐增加,特别是随着国家查处腐败力度的加强,权力与金钱交易的腐
我国行业协会是由独立的经营主体基于一定的共性,为追求全体成员的既定利益而形成的社会团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内通过自治自律的手段引导和约束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