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r0op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核心素养在我国教育界也越来越受推崇,关于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作为其首要因素的生命观念,对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具有指导意义,也具有重大的育人价值。笔者利用其为期八个月的教育实践时间,深入高中课堂去研究生命观念的渗透情况,并设计出相关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以《遗传与进化》模块中的两节课程为案例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本文主要采用当前所流行的一些教育研究方法,例如: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和理解了解当前对生命观念的研究现状;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学校课堂以及教师办公室,了解当前师生对生命观念的认识和理解现状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生命观念的渗透情况;利用行动研究法化身一线教师深入课堂教学,带领学生共同感受生命观念在我们现行高中教材中的体现。笔者访谈了一些一线教师,他们已在一线课堂奋战二十年左右,这些教师普遍对新课标的相关内容了解不多,他们的课程一般也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太注重在课堂上渗透相应的生命观念,也不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另外课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一半多的教师采用试题成绩评价方式,新入职的教师对新课标的了解要明显好于老教师。针对在实习单位所发现的问题,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并深入课堂进行实战,对《遗传与进化》模块中的“DNA的结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以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三节内容开展教学策略设计,并在课堂实施后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也比较喜欢这种教学策略,期望能为一线教师在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提供参考价值。研究对象是某高中高二年级的(15)班,在新学期的开始对该班级学生进行一次前测问卷调查,主要了解该班级学生对于生物学学习的兴趣程度以及对生命观念的理解程度。在一个学期结束后,再次对该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题目也主要是针对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程度以及对生物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对生命观念的理解程度来测试。将该班级作为实验班,开学前的前测数据作为对照,对比评价学生生命观念达成情况。在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通过对实验班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确实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但是生命观念素养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不断推进的过程,因此提升学生生命观念的素养水平不仅需要学校的提倡、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共同配合,还需要足够的培养时间和连续不断的培养过程。
其他文献
付秀莹作为“70后”实力派作家之一,她的小说以思想内容上的丰盈、创作风格上的清新俊逸和语言上的典雅精致在当代文坛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其中有不少学者指出付秀莹的小说有着浓厚的古典风韵。就目前来看,学术界对于付秀莹小说中古典韵味的研究多集中在她的单个作品上,并且研究的角度多是探讨其小说在语言上的古典意蕴,对于付秀莹小说在整体创作上的古典化倾向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地阐释。因此,本文在目前对于付秀莹小说创作研
学位
东汉末年,大一统的政权分崩离析,国家战争频发,儒学思想式微,重娱乐、重艺术的士林新风尚等开始成为社会主流。在此大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更愿意用新的方式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或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由此,游艺活动逐渐兴盛,成为魏晋士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游艺活动进入到文学题材的创作中,推动了涉及游艺活动的相关文学书写的发展与兴盛。本文以魏晋时期涉及游艺活动的诗歌、辞
学位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南宋理宗时期著名宰相,同时也是诗人、词人,在诗、词、文等方面多有建树,与当时刘震孙、魏了翁、翁元龙等人有交往,受到他们的称赞与较高评价。目前学术界对吴潜的研究着重偏向家族、词作研究,对诗歌研究很少涉及。吴潜的诗以《全宋诗》收录较为完整,有264首诗,汤华泉在《永乐大典》中辑出7首。此论文以吴潜诗歌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与文本细读法,结合吴潜的政治生活,对
学位
中国宪治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无数先进人士的前仆后继,张友渔先生便是其中一位。张友渔先生见证了我国从动荡不安的“旧中国”1到和平稳定的“新中国”的伟大跨越。他一生致力于探索适合中国的法治道路,深度分析中国国情,研习中国宪治发展的实际情况,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张友渔作为中国法制建设的推动者,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极大贡献。张友渔在“旧中国”时期主要受到康梁为主的维新派思想和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的
学位
郭璞是两晋之交知名的文学家,在诗歌和辞赋领域都有闻名后世的篇章,他的散文也很有价值。本文对郭璞散文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郭璞散文研究领域成果的综述;第二部分致力于探究郭璞奏疏文及哀策文的内容、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第三部分探讨郭璞序文的学术观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人格;第四部分针对郭璞图赞文的思想、价值等进行研究;第五部分从郭璞散文的整体出发,论述郭璞散文的整体思想和艺术特色;第六部分
学位
环渤海区域辽阔,区域内各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千差万别,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在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水平的同时,可能也会因大气、水、土壤等污染而导致生态宜居建设滞后,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除社会经济发展薄弱、居民生活条件较低外,甚至还伴随着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导致环渤海地区城市生态宜居与宜业建设矛盾十分突出。本文结合新发展理念构建了环渤海地区生态宜居与宜业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环渤海
学位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针对化工专业大一新生的《基础化学》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在明晰“课程思政”内涵及开展的意义和优势的前提下,查找目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进而探索在《基础化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构建新的《基础化学》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质培优的目标。
期刊
近年来,学界对于留学语境中学术社会化研究的关注日益增多。现有文献认为留学生学术社会化过程涉及多重语境和个体因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呈现非线性、多层次的变化。留学生怎样构建个人社会网络,怎样利用网络资源应对挑战,以及个体网络构建与学术社会化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是当前亟待探索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结合社会网络理论,从个体网络角度探究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来华博士留学生如何建构个体网络以助力其学术适应过程。本研究在
学位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司法不能受权力干扰,不能受金钱、人情、关系干扰,防范这些干扰要有制度保障。”2015年,中办、国办、中央政法委和中央政法各单位相继制定印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三个规定”),
期刊
本文试图以气候与文学的关系为立足点,探讨唐代苦热诗的内涵与特点。论文中的气候,特指天气“热”的自然条件,具有时空的两层含义,从时间层面观之,“热”是从春夏之交至三伏时节的典型气候特征,尤以夏季为盛。然而夏季诗在四季诗歌中的地位远远不及春秋诗,古代文论家更是少有提及,因而研究苦热诗亦是研究夏季诗的重要视角,可为夏季诗研究作有益补充。以空间层面观之,“热”作为一种气候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纬度是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