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单用超声刀(UHS)、双极电凝(BIP)及射频凝血器(RFA)在肝脏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完成的肝脏切除手术的病例共185例。依据手术过程中应用不同器械离断肝脏实质,将其分为三组:超声刀组45例,双极电凝组80例,射频凝血器组60例。通过记录三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术中肝脏血流阻断、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肝功能恢复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果和结论。 结果: 术前情况及术中血流阻断率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UHS和BIP组手术时长较RFA组明显延长(p<0.05),BIP组术中出血量较UHS组明显增加,而UHS组和RFA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RF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8.33%)明显高于UHS组(20.00%)和BIP组(18.75%)。三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水平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RFA组术后肝功能异常较其余两组更明显。 结论: 1.单用超声刀行肝脏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在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的同时,也能够达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 2.单用双极电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是手术时长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 3.单用射频凝血器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长,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在使用射频凝血器时应合理的挑选病例,手术过程中谨慎操作,尽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