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木线虫分布广、危害大,除直接取食造成危害外,还能与土壤中的真菌、细菌进行复合侵染;并能传播植物病毒。木荷(Schima superba)树种耐火性能强,是我国南方营造防火林带较理想的树种,又是优良的用材。但经初步的野外调查,发现木荷的根围土壤中存在着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线虫,而有关木荷根围线虫的调查等方面的研究于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因此,为了填补木荷根围线虫研究的空白,本文对木荷根围线虫进行了研究。 野外采样调查和室内分离、镜检与鉴定的结果表明:腐生类线虫和捕食类线虫共占33.39%,寄生类线虫(包括矛线类)共占66.61%。其中寄生类线虫(包含矛线类)共鉴定出13个种,隶属于12个属。它们是:哈发日半轮线虫(Hemicriconemoides ghaffari)、突出针线虫(Paratylenchus projectus)、圆筒尾丝尾垫刃线虫(Tilenchus cylindricaudatus)、甘蔗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sacchari)、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卫矛长针线虫(Longidorus euonymus)、异扁大阴茎线虫(Macroposthonia xenoplax)、原始毛刺线虫(Trichodorus primitivus)、微小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minor)、椰子细杆滑刃线虫(Rhadinaphelenchus cocophilus)和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其中哈发日半轮线虫(Hemicriconemoides ghaffari)占总寄生类线虫的27.0%;突出针线虫(Paratylenchus projectus)占26.8%;圆筒尾丝尾垫刃线虫(Tilenchus cylindricaudatus)占23.53%;甘蔗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sacchari)占16.13%;这四类线虫共占总寄生类线虫(包含矛线类)的93.47%,成为木荷根围线虫的优势类群。其中,除了剑线虫(Xiphinema hunaniense)分布于漳州南靖县的调查区外,其余9个属的线虫主要分布于福建林学院后山的调查区,而建瓯调查区中采集到的线虫则很少,只占总采样线虫的2.3%。 通过14个月的跟踪调查,进而对木荷根围线虫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荷根围线虫在0~60cm深的土层内均有分布;但不同种类的线虫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有不同的趋向性。哈发日半轮线虫(Hemicriconemoides ghaffari)主要分布于30~60cm的土层中,其中以30~40cm处最多;突出针线虫(Paratylenchus projectus)主要聚集于0~10cm的表层土壤中,其数量占该线虫总数的82.3%;圆筒尾丝尾垫刃线虫(Tilenchus cylindricaudatus)主要分布于20~40cm的土层中,以30~40cm处最多,占该线虫总数的44.53%;甘蔗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sacchari)主要分布于0~10cm和20~30cm的土层中。但总的说来,木荷根围线虫主要集中于0~10cm和20~40cm的土层中,这两个土层的线虫共占0~60cm处线虫总数的70%;其中腐生类和捕食类线虫主要分布于表层土壤中,并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而寄生类线虫(包括矛线类)则主要分布于0~10cm的表土层和30~40cm的土层中。 季节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木荷根围线虫各优势类群均有明显的季节波动。哈发日半轮线虫(Hemicriconemoides ghaffari)一年中在2003年3月出现一个极高峰;突出针线虫(Paratylenchus projectus)在2002年9月、11月和2003年4月各出现一个高峰,以4月的峰值最高;圆筒尾丝尾垫刃线虫(Tilenchus cylindricaudatus)一年有两个高峰,即2002年8月和2003年4月,以4月的峰值为最高;甘蔗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sacchari)的曲线较平缓。但也有两个较高峰,主要集中于2002年9月和2003年2月;而腐生类线虫的种群数量在一年中的波动则较小。总之,木荷根围线虫的季节波动高峰主要集中于2003年3月至6月之间,但各类线虫的种群数量均于2003年7月至9月期间趋于极低的水平。 选用12种植物和3种中草药的提取液处理木荷根围线虫的结果表明:除重阳木(Bischofia javanica)、油茶(Camellia oleifera)外,都具有较强的杀线活性;其中荚竹桃(Nerium木荷根围线虫的研究olea,,曲,·)、Jl}棘(油zia roosen由n)、细辛叼sar:、m spp)的杀虫性能最强,其对木荷根围线虫的平均杀伤率均为100%;其次为马缨丹(Lanlanacamara)、侧柏(pla印clad之绍orienralis)、千年桐(玲。:iel’a人匆nrana)、樟树(Cinnamom:‘m ea呷hora)其平均杀伤率均在98%以上;银合欢住e:‘caenale:,eo印hala)、银杏(Ginkgo biloba)、皂荚(Gledilsia sinensis)、无患子(£即in山s,;,:,介。,.0551)、篇蓄(尸olygoni月vicularis)、半夏(pil;ellia ternaze)等也都具有较强的杀线活性.在供试的12种植物和3种中草药中,川辣、千年桐、樟树、银杏、皂荚、无患子、篇蓄、半夏等均属于首次测试,增添了几种无公害的植物性杀线剂的新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