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糖色素作为一种添加剂大量应用于食品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制备焦糖色素反应过程中常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5-羟甲基糠醛(HMF)和4-甲基咪唑(4-MI)等物质,存在潜在的食用安全性问题。因此,控制和减少制备焦糖色素过程中产生的4-甲基咪唑成为研究焦糖色素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麦芽糊精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分析,制备色率高、红色指数高、耐盐性优和4-甲基咪唑含量低的酱油焦糖色素。通过分析制备的焦糖色素产品及市售焦糖色素指标,对焦糖色素性质进行评价。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分离焦糖色素的条件,得色率高、极性低的油溶性焦糖色素,并进一步分析油溶性焦糖色素的结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响应面法探索了焦糖色素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以DE值为27~30的液态麦芽糊精为原料,在麦芽糊精浓度为80%(w/v)、氢氧化钠用量(以麦芽糊精干物质计算)为20%、保温温度为123℃和保温时间为60.5min的条件下,得焦糖色素产品的色率为11102EBC单位,红色指数为6.08。2、参照GB8817-2001检测焦糖色素产品性能。结果表明,焦糖色素产品与市售焦糖色素(Ⅰ类)相比,质量显著提高:红色指数为6.08,提高了6.3%;4-甲基咪唑含量为0.042mg/kg,是市售焦糖色素的1/90。在色率、耐盐性和pH值等指标两者性质相近。3、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焦糖色素进行分离处理,以得出色率高、极性低的油溶性焦糖色素。结果表明,萃取的最佳工艺为:选择乙醇为夹带剂,二氧化碳流速为25L/h,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时间为90min,萃取温度为45℃,所得样品色率为46300EBC单位,浊度为98.4NTU,ORAC值为3780μmol trolox/g。4、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产品中可挥发性成分的结构。油溶性焦糖色素经精馏后,用GC/MS进行组分及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油溶性焦糖色素挥发性组分主要为酸、酯、醛及酮类物质。各精馏产品的挥发性成分中,主要物质为乙酰丙酸,含量均在57%以上,其次为乙酸,含量在15~3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