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与“诗意”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画民族化”是中国油画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本文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不仅只是限于这个具体词汇出现后的艺术现象,而是把中国油画艺术家已有这种意识的实践归为这种现象的起点,这个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亦即中国画家开始自觉的学习西方油画的时间。油画界的许多先行者,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都可视为这种现象的代表。本文选取的是“油画民族化”这个词汇以固定的形式出现后,并在社会、艺术界掀起一定影响后,对这一现象有所推动的人物---罗工柳,进行个案研究。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罗工柳油画民族化过程中的审美取向为切入点,在翻阅历史文献和分析画面构成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其油画民族化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又具有明显的审美取向倾向,前期可用“祛魅”这个词汇总结,后期则体现“诗意”的审美意象,而两者的分期则以留苏回国为分界线。本文即以这种认识为出发点,结合画作、艺术理论、历史文献等进行详细论述。本论文共分为七大部分:首章,本章作为本论文的绪论,主要包含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与本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文献的分析。第二章,在把控全文的基础上,首先对“油画民族化”这个词汇的概念来源及其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在基本上阐述清楚这个词汇发展的历史渊源后,又以关于“油画民族化”的名家理论和三次油画的兴盛构建起横纵穿插的框架,进而分析了罗工柳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第三章,首先对罗工柳油画民族化的绘画题材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然后就其油画民族化前后的审美取向“祛魅”、“诗意”这两个词汇做出本意解释,并结合他的具体油画创作实践,再进一步解读罗工柳油画民族化的过程中这两种审美的具体含义和表现。第四章,主要是就罗工柳前期油画民族化的“祛魅”审美取向寻求其原因,具体可以概括为三条,国家性层面,艺术自身发展层面,历史经验教训层面。第五章,罗工柳在后期油画民族化中的创作的画面中体现出“诗意”的感觉,这也是他审美的具体表现,为了营造出这种效果,罗工柳进行了不同的尝试,笔者将其实验归为色彩、空间、意境营造三条,并尝试进行解读。第六章,就罗工柳油画民族化的两种审美取向的影响展开论述,最主要的影响表现在他当年主持的油画研究班上,对现代社会的某些油画团体其影响亦有一定表现,这都是笔者所关注的。结语部分,罗工柳油画民族化是整个中国油画民族化的重要节点,虽然对于当今油画绘画创作来说,“油画民族化”已经不是艺术家所重视的命题或是表现角度,但罗工柳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的民族化审美取向及其为表现出这种审美感觉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以及他的思想模式,对当今略显迷茫、创作略显乏力的油画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
其他文献
社会行为是动物行为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之一,社会行为包括种群内的个体彼此相遇以及相遇以后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动物的社会行为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密切相关。神经肽、性激
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报纸
本文分析了锯缘摄龟和齿缘摄龟的核型与Ag-NORs,结果:2n均为52,核型模式9+5+12,但锯缘摄龟AN=78,其NOR位于A组No.4的长臂上,而齿缘摄龟AN=76,,NOR位于A组的No.7的长臂。作者对这两种摄龟核型的呼NOR位置差异的细胞分类学进行了讨论。
在2703例遗传咨询门诊病例中检出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21例,将本组inv(9)的频率与普通群体inv(9)的频率作比较,并通过对伴有其它性状的inv(9)家系的分析,讨论了inv(9)的遗传效应问题。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职业教育教学担负着文化基础和专业技术的
猪的真黑色素与褐黑色素的合成量与分布主要受控于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因。本文综述了该基因的定位、突变与多态检测,黑素皮质激素受体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对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大量新入学学生面临新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适应困难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弱、以自我为中心等方面。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固有的入学教育方法和模式无法很好地发挥促进学生角色转换的作用。基于这样的情况,本研究借用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针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进行介入,帮助该群体尽快转换角色并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新时代中国,处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十字路口,处于关乎国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急需人才的时期;也是一个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时代。而这影响着图书在当代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课程建设模式,提高课程质量。方法对护理专业课程进行立项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竞聘管理制。设置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按教学周期对课程进行评估验收。结果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