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中两国《共产党宣言》的传入及其核心概念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5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日中两国的国情、时代背景以及对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不同态度,《共产党宣言》传入日中两国的过程也各有特色。本研究分别对中日两国《共产党宣言》的传入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开展了对照比较。在此基础上,选取其过程中有重大影响力的相关著作及日中两国的各首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围绕“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3个《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概念,对日中两国的相关认知过程和理解倾向展开了研究。本论文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先行研究进行了整理。第三章梳理了日中两国《共产党宣言》的传入过程,并开展了对照比较。第四章选取中日两国重要相关著作,探究了其中关于《共产党宣言》核心概念的认知过程,并通过日中认知过程的对照比较,分析了历史发展与思想认知之间的关联性。第五章具体分析了日中两国各首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中对核心概念的认知。最后的第六章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总结如下:首先,在日本,《共产党宣言》的传入是伴随着在短短30年左右的时间内迅速成立的资本主义体制而来的。日本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对《共产党宣言》的传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经过初期社会主义思潮的三次转变、平民社的非战运动,终于由幸德秋水和堺利彦翻译成了日语。而在中国,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比日本缓慢得多,受外国资本的早期入侵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尽人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此外,在政权更迭频繁的中国,相较于阶级对立,国家的存亡危机更为突出。于是,为了探索国家出路,中国吸收了来自日本、西方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五四运动”之后才诞生了完整的中文《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日中两国《共产党宣言》的传入也意味着其思想内核的扎根。“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作为支撑《共产党宣言》核心思想的核心概念,承载着一系列的认知过程,意义重大。通过对日本相关著作及首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的分析,可以围绕核心概念总结出以下认知模式:“共存可能、弱关联性”→“双层对立关系”→“引入民主主义的双层对立关系”→“双层前后进化关系”→“三角前后进化关系”→“三角系列进化关系(《共产党宣言》)”。也就是说,日本的主流认知呈直线深化过程,通过对前者认知模式的不端修正,逐渐趋近于马克思的认知模式。对此,中国的主流认知经历了以下认知模式:“无法共存,弱关联性”→“三角前后关系”→“分割政治·经济的前后关系”→“弱关联性”→“双层间接对立关系”→“引入人道主义的三角前后关系”→“三角系列进化关系(《共产党宣言》)”。即在中国对核心概念的认知,虽暂时出现过与马克思认识模式类似的认知模式,但在对前者进行修正同时,也不断地加入了新的要素,最终经历曲折才趋近于《共产党宣言》中的认知。通过对照比较日中两国各首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中对中心概念的认知,可以看出日本译本的学理性更强,根据上下文的不同侧重于语言的选择,条理更清晰。与此不同,中国译本注重实用性,紧扣财产关系这一历史变化的主要原因,对资本主义态度消极,语言选择直截了当,具有较强的目的指向性。日中两国存在部分共同的认知倾向和认知模式,可以说是出于追求真理道路上的普遍性,另一方面,也是中国通过日本师从西方、受日本影响的必然结果。在最初的阶段,中国的中心概念形式更为成熟,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对其的理解却远不及日本且纷繁复杂。此外,中国的概念认知中传统因素较多,特别是提出了大同主义、二元论倾向、道德革命等,在精神领域具有很强的中国传统哲学色彩。另外,政治、经济分离的认知倾向也可以说是渐进师承西方的历史后遗症。在认知过程中,中国更早地强调与现实接轨,具有较强的革命性,立足于本国实践。《共产党宣言》一经传出便得以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正是较早地在对中心概念的认知中带入了现实因素的原因。
其他文献
内部控制是高速公路企业内部管理的调节和约束机制,也是公路经营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公路企业稳步发展,是公路行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但目前,高速公路企业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资产控制薄弱、监督和审计工作不足、风险管理意识有待提高等。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总结高速公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内控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正>审议意见是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推进监督工作、落实监督成果的重要形式,审议意见办理实效直接影响人大监督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议意见办理实效,是当前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关于审议意见研究处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十四条规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对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
期刊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迅速发展,高龄老人护理问题作为现代日本社会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备受关注。二战后,日本政府开始着手推进高龄老人护理的社会化,然而受日本“家制度”下传统家庭分工意识的影响,高龄老人护理仍然以家庭护理为主要形式。在日本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少子化和未婚化导致家庭日益崩溃的社会背景下,家庭护理面临着新的挑战。由此,把握家庭护理实际情况和当前所面临问题以及相关原因的考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关
学位
《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典范。作者蒲松龄历时40余年,倾注大半生精力完成此书。德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卫礼贤选取并翻译《聊斋志异》中15篇故事,将其收录到《中国民间故事集》中。《聊斋志异》中出现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凸显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也为翻译工作带来困难。本文借助自建汉德平行语料库和语料库软件BFSU Qualitative Coder 1.1对《聊斋志异》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和统计,按照奈达
学位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也是文学语言艺术宝库里难得的瑰宝,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中国小说前所未有的成就,其中熟语起了很大作用,熟语内涵丰富,用语简练,生动鲜明,还带有民族特色。但是历史、生活经验、社会习俗等不同给熟语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已有大量学者从跨文化交际,接受理论、目的论、关联理论、阐释学理论等角度出发探讨熟语翻译,但很少有学者从熟语本身的形成机制出发分析熟语翻译。王寅教授曾根据认知
学位
日语有一大特征,即通过终助词、人称、说话语气等要素就可以清楚地辨析出说话人是男性还是女性。这些要素被称作性别表达。性别表达作为一种性别刻板印象,是为日语母语者所共有的知识。在现实社会的日常对话中,年轻一代日本人的措辞呈现出中性化趋势,但在日本漫画等虚拟作品中,性别表达的使用频率则相当高。为了探明漫画中性别表达的使用情况,本文从体现性别差异的要素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句末性别表达为对象进行了考察。根
学位
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以来,全国各省及时总结防控经验,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标准,用标准化智慧指导防控工作开展。本文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收集各省颁布的与新冠病毒防控工作相关的地方标准,并进行整理分析,以了解各省新冠病毒防控相关地方标准发布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卫生健康标准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
危岩落石一直是山区各类工程的主要安全隐患。我国西南山区基础工程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一些正在建设的工程位于地形高差极大的横断山区,使得高位危岩落石防灾减灾问题变的尤为突出。然而,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其中重点与难点包括高位危岩块体的准确定位及其致灾效应的定量评价。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新的分析方法对工程安全建设和正常运营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西南山区某在建
学位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属于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全球广泛分布,是一种能够抵御干旱、抗风沙、耐盐碱性并且有着丰富种质资源的植物,同时也是沙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沙棘产业政策现状及标准化现状,分析我国沙棘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沙棘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我国沙棘产业发展。
期刊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劳动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学界对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研究尚不充分的现状,本文以研究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为主题,探讨这一劳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内容,并联系当前教育实际,分析了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启示。在扼要概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论文首先考察了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形成的个人生活背景和社会背景,指出出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