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各国规范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单向均匀受压四边简支曲面加劲板(包括母板面外凸曲、面外凹曲和面内弯曲加劲板)的受力性能。在桥梁工程领域,曲线钢箱梁、变高钢箱梁和拱桥钢箱拱肋等都广泛运用了曲面加劲板。然而,国内外对此类曲面加劲板受力特性的研究甚少,并且各国规范也缺少相关条文,所以研究具有弯曲半径的加劲板受力特性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弯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各国规范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单向均匀受压四边简支曲面加劲板(包括母板面外凸曲、面外凹曲和面内弯曲加劲板)的受力性能。在桥梁工程领域,曲线钢箱梁、变高钢箱梁和拱桥钢箱拱肋等都广泛运用了曲面加劲板。然而,国内外对此类曲面加劲板受力特性的研究甚少,并且各国规范也缺少相关条文,所以研究具有弯曲半径的加劲板受力特性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弯曲半径相对较大的曲面加劲板,由于弯曲半径对其承载力的影响较小,所以可近似按现有规范中的理论公式来进行计算。当弯曲半径相对较小时,因为附加弯矩效应过大,而导致加劲板承载力与规范计算值相差很大,所以有必要较系统的对曲面加劲板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文选取钢箱拱肋中具有弯曲半径的加劲板为研究对象,探究弯曲半径分别对面外凸曲、面外凹曲和面内弯曲加劲板受力特性的影响;在考虑材料、几何双重非线性的情况下,分别讨论了初始几何缺陷、焊接残余应力以及两者耦合作用对其承载力的影响;通过提高纵向加劲肋刚度或减小横隔板间距的方式,进一步探讨提高纵向加劲肋刚度或减小横隔板间距到何值时,可以消除因弯曲半径而使曲型加劲板承载力产生的折减。本文通过引入一个弯曲半径折减系数来修正离散后的“压杆”模型,推导出适用于具有弯曲半径加劲板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最后,本文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有文献中对钢箱拱肋进行试验研究的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证明该实验数据与本文计算结果的误差在2.5%~6.5%之间。经分析可知,当弯曲半径大于220m时,面外凸曲加劲板的受力特性接近直线型加劲板;提高纵肋刚度或减小横隔板间距对其承载力都有明显的影响,但都会随着弯曲半径的增大而呈减弱趋势。弯曲半径和提高纵肋刚度对面外凹曲加劲板承载力几乎没有影响;减小横隔板间距对其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且不会随弯曲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弯曲半径对面内弯曲加劲板承载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提高纵肋刚度和减小横隔板间距对其承载力有显著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世界各地高山峡谷地带、风景区涌现出一些供行人观光旅游的人行悬索桥,本文中重庆城口县人行景观桥就是一种大跨度无塔非对称式的人行悬索桥,因其跨越能力强、自重轻、锚固方便、外形美观,故而采用这种新颖的桥型。目前,国内外对这类型人行悬索桥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静风稳定性、人致振动以及人桥舒适性方面,在抗震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足,基于此,本文以主跨382m的重庆城口县人行景观桥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度无塔非对称
裂隙岩体中围岩和地下水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隧道开挖建设后,隧洞本身形成新的排水通道,地下水大量涌出,原有的渗流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形成了突涌水灾害。突涌水灾害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和隧道周边生态环境的平衡都造成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因此,出于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环保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隧道地下水排放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裂隙岩体的渗流稳定性进行研究,以此来对隧道的突涌水
半刚性基层是我国公路最常使用的结构形式,其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以及综合稳定类。但由于材料耗费巨大,使得发展经济的同时,产生了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电解锰渣由于其活性低,导致对它的应用较少,这也直接导致电解锰渣的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以及水资源污染。本文通过对比未处理电解锰渣和经处理电解锰渣,对锰渣取代部
沥青路面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和车辆荷载作用易出现裂缝、坑槽等病害,冷补料作为一种冷施工材料,在日常养护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乳化沥青冷补料强度低、粘结性能差,导致路面在修补后短时间易内出现二次损坏。鉴于此,本文针对乳化沥青冷补料的部分缺陷,采用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研究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料的稳定度、路用性能和抗剥落性能,旨在制备出一种性能优良的路面修复材料。首先,选用一种环氧多胺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桥梁技术的进步,大跨度的缆索承重体系桥梁被广泛建造。这些桥梁不仅可以缓解日益加重的交通量的需要,而且结构美观,深受设计人员的青睐;而桥梁索结构作为一个重要的受力构件,其受力情况直接影响桥梁结构的整体安全性,也是我们评估桥梁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现有的对于未安装拉索压力传感器的拉索,大都采用频率法进行索力识别。频率法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在拉索索力识别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索力
材料的模量是路面结构设计和力学分析的关键参数,如何准确地获取材料模量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目前将沥青混合料视作线黏弹性材料的假设忽略了其材料非线性特性,致使沥青混合料的模量取值与实际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表征沥青混合料材料的非线性行为从而获取准确的材料模量,通过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材料非线性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三轴围压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通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速度的加快,隧道建设数量日益增多。根据对已建成通车公路隧道的运营现状调查发现,公路隧道照明普遍存在运营费用高、隧道照明设备配得起、用不起现象,从而使得公路隧道照明安全与能耗矛盾日益严重。为节约电费开支,减少运营成本,一些节能化方法和技术逐步应用于隧道照明。由于隧道照明安全、节能、舒适与隧道内的照明质量密切相关,在目前层出不穷的照明新技术应用前提下,隧道照明质量是否得到有效提高以及如
成都地区砂卵石地层离散型强、稳定性差、受力方式特殊,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过程是典型的非连续介质问题。砂卵石地层施工中更易出现坍塌事故,目前对于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研究较少,对其失稳机制的研究多参考砂土地层破坏机理,研究仍需深入。本文以成都地铁十七号线某区间盾构工程为工程背景,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开挖面破坏机理,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
奥克托今(HMX)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猛炸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武器中,其高感度特性所导致的低安全性一直是含能材料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含能材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取决于它的结构特征、性质表现和外部环境的刺激方式。本文以奥克托今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动力学(MD)和第一性原理(DFT)方法研究HMX不同晶型及HMX/LLM-105共晶的结构特征和性质表现,并围绕共晶的形成机制展开系统的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压力和
近些年,钢管混凝土拱桥因其独特的优势,其数量不断增多,跨径不断增大,但是,现行钢管混凝土拱桥规范只限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静力设计与施工校核,迄今尚无专门针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的规范出台,即便关于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性能的研究文章不少,然而,从刚度退化的角度来研究其抗震性能的论文却是鲜见。于是,本文围绕刚度退化为核心,以钢管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为切入点,用数值分析的手段探究了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地震作用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