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这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股指期货市场的两大基本功能是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这两大功能的发挥程度将成为股指期货成立后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实证分析为主、理论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数据,对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进行了研究。本文从理论角度分别对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进行了介绍:对于价格发现理论,本文首先对价格发现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使用三种理论对价格发现功能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解释,最后介绍了价格发现效率的影响因素;对于套期保值理论,本文首先阐述了套期保值的经济含义以及四种主要的套期保值方法,然后对套期保值三个分析层次分别进行了介绍。本文分别从价格引导关系和波动溢出效应这两方面实证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首先在VEC模型的框架下,使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两市场之间所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并从长期、短期两个角度检验了两市场之间的价格引导关系;对于波动溢出效应,本文利用BEKK模型对两个市场之间的价格二阶矩传递效果进行了检验,以更为全面的分析信息揭示的过程。此外,本文还从市场微观结构的角度解释了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产生信息传递效率差异的原因。对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的实证研究,本文以基金持有数量最多的30只股票所构成的投资组合为套期保值对象,同时以方差最小化为套期保值目标,分别比较了动态套期保值模型以及静态套期保值模型所取得的套期保值效果,从而找出了最佳的套期保值比率估计模型。文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并结合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自成立以来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其基本功能的发挥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增强沪深300指数期货避险功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