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析脾虚证在七种脾胃疾病中的证候要素分布及用药规律

来源 :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wwwwww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脾虚证的七种常见脾胃病的证候要素分布及用药规律,运用数据分析相关方法,从证候要素、治法方药方面分析探讨脾虚证常见脾胃病的中医诊治规律,验证脾气虚是脾虚各证的基本病机,以及四君子汤是治疗脾虚证的基础方剂。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数据源,并收集有关治疗脾虚证的相关文献,对其中医的证候要素、治法、方药进行归纳,运用Excel软件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整理出2634首治疗脾虚证相关方剂。通过分析表明,病位要素:脾胃67.59%,肾7.86%,大肠5.35%,肝4.78%,肺4.70%。病性要素:寒35.66%,火17.31%,痰10.09%,湿7.22%,气虚5.63%。中药运用频次:①高频单味药:甘草7.84%;白术6.33%;人参5.87%;陈皮5.79%;茯苓5.22%。②高频药物配伍:人参、甘草4.56%;甘草、白术4.45%;甘草、陈皮4.32%;人参、白术4.22%;白术、茯苓4.02%。③三味药以上高频配伍:人参、甘草、白术5.10%;甘草、白术、茯苓4.66%;人参、白术、茯苓4.19%;人参、甘草、茯苓4.12%;甘草、陈皮、茯苓3.49%。结论:脾虚证的病位多在脾胃,肾,大肠,肝,肺等脏腑;病性多是寒,火,痰,湿等;常用治法以益气健脾,温中理气为主;常用药物有甘草,白术,人参,陈皮,茯苓等。从中医诊治规律,验证了脾虚各证的基本病机是脾气虚,基本证型是脾气虚证,而由中药运用频率所显示的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正是四君子汤的组成部分。为此在临床上,以四君子汤为基础进行随证加减可以多靶点的治疗脾气虚所引起的各种脾胃疾病。
其他文献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健康的功能性疾病,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有一定优势。文章从该病病因病机、脏腑论治、辩证论治、中医外治等方面将近年来有关功能性
会议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科技的发展,5G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这就对5G的传送承载网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就5G传送承载网规划进行简要的探讨,希望能够给5G的发展
为了研究煤岩不同细观参数均质度对冲击倾向性的影响,利用细观颗粒流软件模拟了弹性模量和黏结强度分别服从Weibull分布的非均质煤岩,并通过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破坏过程中
本文首先从中德两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教学组织形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家校关系等四方面比较分析两者的差异,然后指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对中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以期能够促
<正> (一) 班会课上。学生们跟我商量,实行一下“角色对换”——由他们提问题,我来回答。我答应了。于是,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有人要我谈对“出国热”的看法,有人要我讲对
期刊
本研究旨在明确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球场杂草种类及种群变化,为探讨杂草持续危害百慕大(Cynodon dactylon&#215;C.transvaalensis)草坪的可能成因,制定控制杂草对策提供依据。20
鲜药的应用,起源很早,历代医药学家对其多有论述.鲜药所适用的疾病广泛,用法多样,有的适宜内服,有的适宜外敷,也有的可煎汤熏洗,均显奇效,是历代中医药学家临床用药的经验结
目的:本实验通过复制食源性肥胖大鼠实验动物模型,予以电针治疗,观察电针治疗后各组大鼠实验指标的变化,对骨骼肌CPT-1、PGC-1α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
前期研究开发出了活性、稳定性和抗积碳性能都较好的沼气重整制氢Ni-Co/La2O3-Al2O3催化剂。在此基础上选用商业球形氧化铝作为载体(4~5 mm)并掺杂La2O3,用浸渍法制备了Ni-Co